邱晨:創(chuàng)業(yè)的焦慮是中性的
邱晨現(xiàn)在每天凌晨四,、五點鐘睡覺,上午九,、十點鐘起床,,睡眠時間通常維持在5個小時左右,這不是成為米果文化 COO 之后才有的作息,,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從高三開始就已經凌晨一、兩點才能睡著,,一大早就起來去上自習,。那時不敢逃課,因為她爸爸就是校長,。
在香港工作的時候,,邱晨每天穿著拖鞋上班,每次噼里啪啦地在職場走來走去,,同事們都會笑話她,,HR 覺得這樣影響不好于是對她進行約談。邱晨的洗心革面只維持了一天,,第三天,,她就又穿回拖鞋。香港一年中長達十個月時間的濕熱天氣是邱晨如此“堅持自我”的重要推動力,,同時她“確實不喜歡穿著非??贪搴驼洝?,因為這會“一下子把距離拉開”,她覺得管理好一個公司或團隊,,重要的是“能夠引領”,,而不是“端出一副老板的架子”。
邱晨對于距離感態(tài)度曖昧,,她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進行了量化,,“從0到100都沒有問題?!?/p>
她承認“距離”能給人神秘感,,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敬畏,從而省去許多“說服”的時間,,但對于“說服能力很強的人來說,,因為有自信,則不在乎這一點,?!?/p>
邱晨相信“說服”能夠讓人更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某一決定,而建立在被說服基礎上的接受與服從,,則會使事件運轉更為順利,。
邱晨絕不會表現(xiàn)出對于“說服”的迷信,就像越是具有某項能力,,就越要刻意避嫌一樣,。她把自己做的許多說服工作稱為“溝通”,并且大方地表示,,溝通無關自己是否自信,,“我們團隊的同事,他們都有和我平等的機會來說服我接受他們的意見,?!?/p>
這會讓人覺得有點困難,因為邱晨給許多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辯論場上活躍的辯手,,甚至在許多人的認知或者直接說是偏見中,,從大學時就是學校辯論隊核心成員,從未離開過辯論這一愛好哪怕半步,,甚至直接把辯論視為一項運動,,榮獲《奇葩說》第二季冠軍的邱晨不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得平心靜氣,更不要說能接受被人說服,。
這的確是偏見,,至少邱晨認為自己在《奇葩說》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是溫和的,這或許是因為其他幾位辯手比她更為充滿激情,。
在參加視頻節(jié)目《奇葩說》之前,,邱晨在特定圈子里就已經是名人,,這要歸功于1990年代在中國大陸驟興,隨后盡管熱潮降低,,卻從未消亡的高校辯論賽風潮,。
“國際大專辯論賽”在中國國家電視臺的播出,讓人們看得直呼過癮,,許多在辯論場上表現(xiàn)出色的大學生辯手成為一代偶像,,與激勵眾多學生投身其中相比,喚醒邱晨這樣的原本不善于表達的年輕人內心潛藏的表達能量,,更是“功不可沒”,。
“不善于表達”不是邱晨的原話,,在她自己的表述中,,自己小時候總是“不知道要說什么”,甚至直到現(xiàn)在,,她還說自己最多只能保持5分鐘的表達能力,,5分鐘過后,“也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了,。
這顯然與事實不相符,,或者幼時那些“不知道說什么”的“不堪回首”的經歷讓她執(zhí)意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謙卑,事實是她現(xiàn)在語速很快,,表達清晰,,有條理,與她交談,,即便是最友好的氛圍,,仍舊能夠感覺到她的話語帶著一股“氣”,不是那種尖銳地沖刺過來的利器,,而有點像是田徑比賽中的接力棒,,頂端看上去是鈍的,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傷害,,只會精準無差地直戳人心,。
邱晨不會表現(xiàn)出對這種能力的引以為傲,因為這在她看來僅僅是能“好好說話”,?!昂煤谜f話”幾乎是一種稀缺能力,這讓邱晨和她的因為制作和參與《奇葩說》而聚合在一起的伙伴們看到了商業(yè)機會,,也趕上了這一輪內容付費的風口,。
邱晨曾經戲謔般地稱自己是沒有底線的辯手、不靠譜的記者,、干不下去的編輯,、半路出家的設計,、沒動力的創(chuàng)意,穿拖鞋的創(chuàng)業(yè)者,,她用一句話將這些標簽串在一起,,那就是“我在太多的領域積累了太多失敗的經驗?!睂η癯縼碚f,,這盡管并非是值得炫耀的經歷,但也并不令人感到羞恥,,何況“前一陣子很有意思,,談到要招什么樣的人,馬老師說他最喜歡的是有經驗沒成績的人,,這樣的人有沖勁,,沒架子?!?/p>
邱晨稱呼馬東為馬老師,,她說自己“100%符合他的這個要求,有很多人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只缺一個機會,,或者只缺一個路口和風口,就能夠起來,?!?/p>
現(xiàn)在,她相信自己正在這個路口或者風口上,,對現(xiàn)在自己所做的事,,她沒有半點遲疑地認定是一次成功的機會,“不然,,我在干嘛,?”她會用這樣的反問,強化自己的確信,。
在米果文化,,邱晨擔任 COO,作為首席運營官,,她自認為在團隊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重要到“要做所有人的連接點”。
對于邱晨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辯論場上認識的5個人,最終組成了一家公司,,盡管是一個非常緊密的團隊,,但是作為辯手的經歷甚至性格特質難免不會在公司日常運營中迸出足以燎原的火星來,。
邱晨他們都很清楚,不管在辯論場上每個人擔任的是“幾辯”,,對于公司來說,,都只是“一名辯手”,每個人在辯論場上的差異化,,在公司的會議室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來進行磨合,在磨合中實現(xiàn)了截至目前最為優(yōu)化和合理的分工,,邱晨把這視為目前公司和她們5個人的非常重要的經驗,。
邱晨承認一開始的時候,每個人對彼此的期許會有點太高,?!拔覀冞@么熟悉,是這么好的朋友,,以前我們也做得非常好,,所以我們應該沒有問題了,?!薄@是邱晨回憶中最初大家的基本想法。
這個高到讓他們自己都感到不安的期許,,催生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會上,5個人進行了開誠布公但親切友好的溝通,,決定“放下所有粉紅泡泡的想象,,來說最丑陋的、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東西是什么,?!?/p>
邱晨回憶那次會議,議題基本上就是“你看我有什么不順眼,,全部要說出來,。”所有不滿都被擺上桌面見了光,,之后就是“接受”與“協(xié)調”,,接受是面對現(xiàn)實,協(xié)調是朝向未來,。
就像經驗遠不是完結版,,磨合仍將繼續(xù)發(fā)生進展,邱晨直言并非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因為還會有各種小毛病出現(xiàn),,“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她說,。
5個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即便已經成為親密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愿意為了共同事業(yè)與理想各自揚長避短,,但壓抑天性仍舊是非常艱難的事,,于是邱晨作為“連接點”的角色重要性凸顯。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邱晨對自己在公司里所做的與她的職位看上去“不那么匹配”的工作也充滿成就感,,她說近半年,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溝通,,“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獨自完成一款產品,,或者制定好一個公司的戰(zhàn)略,所以,,要激發(fā)每一個人的活力與能量,。”對于如何激發(fā),,邱晨認為要靠兩樣,,“一個是制度設計,還有一個是溝通,?!?/p>
邱晨說自己在公司做著三份工作,早上寫稿和錄音,;下午會到公司,,和同事開會,商量一些事,;晚上回到家,,跟和她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的其他幾名主創(chuàng)講講今天公司發(fā)生了什么事,行業(yè)發(fā)生了什么事,,今天聽到了什么,,以及了解他們對此有什么看法。
這不意味著邱晨會對自己負責的公司運營有絲毫放松,,盡管為了嚴謹,,她可能會稍稍借助一下同事的特別提示,流暢以及沒有遲疑和停頓地報出過去一年米果文化的運營數字:“我們的產品,,從單品的角度來看,,是市面上最成功的內容付費產品,20多萬用戶,4000多萬的銷售額,。打開率和完播率都在60%以上,。”
邱晨相信“數據說明一切”,,而從這個數據上看,,目前公司的運營“是成功的”,不過她仍舊認為,,從個人角度來看,,只有得到經驗,得到可復用的方法論,,建立起團隊和創(chuàng)業(yè)的價值觀,,才是真正的成功。
基于這樣的判斷,,無論是《奇葩說》還是《好好說話》,,邱晨都認為,無非是人,、環(huán)境與時間三者作用力剛剛好的結果,,“這里面少一個人,或者時間上差半年,,結果可能都不一樣,。”邱晨說,。
而一樣東西是邱晨確認恒久有效的,,那就是她與同伴們在辯論場上受到的訓練與收獲的經驗,,而這些“與現(xiàn)時的創(chuàng)業(yè)一脈相承”,。
“辯論不是兩個人吵架,而是爭取第三方認可與支持的過程,。對手只是臺階罷了,。”那些訓練與經驗,,“能夠讓我不停切換看問題的視角,,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原始的,?!鼻癯空f。
她認為人們做的任何一個決定,,在效果呈現(xiàn)時,,決定本身只占20%,決定在別人眼中產生的影響和看法則占到80%,所以許多時候要站在對方以及第三方的角度看問題,,要站在多元的角度去考慮一件事情,。
不過邱晨承認,這并不是這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關鍵要素,,《好好說話》的成功,,取決于內容和時機,而對于可持續(xù),,她則看重用戶與服務,。
“不能永遠飄著,總有一天要落在地上,,落到地上的時候,,要看有沒有堅實的根基。能為用戶提供好服務和好內容,,這事就能做下去,。”她說,。
邱晨并非沒有焦慮,,但是“數據不是每天都處于發(fā)布時的峰值”并不在其中,因為她明白“任何創(chuàng)業(yè)團隊對自己都應該有一個正常的期許,,關注度也好,、銷售量也罷,總會回到正常值,?!?
《好好說話》的主創(chuàng)團隊,在創(chuàng)意和內容上面源源不絕地做輸出,,“目前都很順利”,,但邱晨也擔憂,“有一天誰的腦子掛了,,寫不出來了”,。
這是所有的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都會考慮到一個問題,簡直就像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創(chuàng)業(yè)者界別的世紀之問,,這是一個老舊但從不會過時的話題,,也是任何一個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都必須面對的困擾。
“當然擔心啊,,可是擔心有什么鬼用呢,。”
對于米果文化和邱晨與同伴來說,,他們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他們清楚自己“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而非單純的構筑平臺,面臨著雙重壓力”,。
除了招募新的內容合伙人,,5個合作伙伴也在時刻對自己的知識構成進行刷新和再造,不過對于邱晨來說,,能夠真正緩解她對這一問題的焦慮的辦法就是“一直保持焦慮”,,因為她相信,就像不帶傘一定會下雨,,不焦慮就一定會發(fā)生問題,,“時刻焦慮著,煩惱反而離你挺遠,?!?
邱晨說自己至少在某一瞬間是開心的,同時也是焦慮和充滿惶恐的,,“心里充滿了一萬個槽想吐都憋住了”,。對于創(chuàng)業(yè)的實質,她認定就是大家壓力爆炸抱在一起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的過程,, 對此“我早就看開了?!彼f,。
現(xiàn)在邱晨每天睡覺前都會打一個小時游戲,那個可以自由探索的沙盒游戲,,對她來說就像是另一個世界,,只有進入另一個世界,才能徹底從這個焦慮的世界斷電離線,。她說這樣自己才能睡著,。
除了另一個世界給的安慰,在現(xiàn)世,,邱晨只能通過不斷“喝水”和與人聊天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她最常喝的飲料是可樂,不過大多數時候是手邊有什么,,就喝什么,因為“自己很懶”,。而她聊天對象就是她的那些與她同樣焦慮,,同樣需要與人聊天進行紓解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
這讓她偶爾會產生一些錯覺,,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開始享受那些焦慮,,不過她很快就會清醒過來,鄭重其事地表白自己與焦慮之間關系清白——
“我對它的判斷是中性的,我只是習慣了”,。她說,。(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