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有關投資的“老生常談”
????過去這23年,,有幾個話題我會經常提及,。究其緣由,是因為在投資領域,,有些主題反復出現的頻率很高,。而人們往往沒有吸取經驗教訓,因循舊習,,從而重蹈覆轍,。比如風險和風險控制的重要性;行為模式和錯誤會重復出現,;信貸市場的波動性,;揣摩投資者心理的重要性等等。這些主題大多乃至全部都涉及到市場中反復出現的行為,。每當我看到歷史重演,,就想對此點評一二。
????先說一點,,這些年來我逐漸認識到,,投資者風險取向的波動是影響市場主要變動的最大因素。我認為這一點是恒久不變的,。
????投資風險來源于哪里,?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極大程度上),投資風險其實與相關公司,、機構或證券并無關系,,而是由投資者的行為引起的。早在投資的黑暗時代,人們就認定投資于優(yōu)質資產更為安全,,而投資于劣質資產具有較大風險,。投資者普遍認為債券比股票更為安全;龍頭企業(yè)的股票比落后企業(yè)的股票更為安全,;英國政府債券或投資級別債券更為安全,,而投機級別的債券則具有較高風險。投資者通常會盲目相信這些說法,。但事實證明,,這些命題往往是不成立的。
????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我加入第一花旗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時,,這家銀行的核心投資理念是“漂亮50 (Nifty Fifty)”,也就是專門投資于全美增長最快的50強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大部分都成了出色的公司……但對這些公司的投資卻并非出色的投資,。在20世紀70年代初,這些公司的市盈率從80或90一路跌到8或9,,投資于這些頂尖公司的投資者虧損幅度達到約90%,。
????之后在1978年,我被委任成立一只投資于高收益?zhèn)幕?。那些債券當時被大家稱為“垃圾債券”,但較高的利率還是吸引了一些投資者,。如果你在1979年底將1美元投資于高收益?zhèn)笖?,現在就會升到23美元以上了,而且這些年來從未出現虧損,。
????讓我們對此進行反思,。即使是投資于全美最頂尖的公司也可能遭受慘重的損失,即使是投資于全美最垃圾的公司也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我們可以從中清楚地認識到:決定投資風險的并非資產質量,。
????“漂亮50”在1969年之所以是危險投資,而高收益?zhèn)?978年之所以是安全投資,,均由定價所致,。過高的價格會讓投資變得危險,而過低的價格則讓投資變得安全,。當然,,價格并不是決定安全與否的唯一因素。資產質量的惡化和未能帶來預期利潤都可能招致虧損,。但在其他因素都均等的條件下,,資產價格是決定其投資風險高低的首要因素,。
????歸根結底,道理十分簡單,。無論資產質量有多高,,當價格上升到一定水平,都可能超出合理范圍,,從而變成危險的投資;無論資產質量有多低,,價格下跌到一定水平,,都很可能屬于定價過低,從而成為安全(甚至可能利潤豐厚)的投資,。
????從2011年年中到2012年年中的大約一年里,我都在思考和討論一個問題,,由于投資環(huán)境受到很多問題和不明朗因素的影響,我所看到的最大利好因素就是投資者幾乎沒有任何樂觀情緒,。我認為這是一大利好消息。要想趁低吸納估值偏低的資產,,市場預期的低迷幾乎是最有利的因素。
????目前的情況毫無疑問,,投資者清楚意識到,美國乏善可陳的經濟復蘇,、財政失衡和政治功能失調均存在眾多不明朗因素,;歐洲面臨的問題有過之而無不及;日本經濟陷入零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因而出現問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如果全球危機主要是投資者無視風險所造成的結果(我確信正是這樣),,那么,目前投資者并未無視風險,,確實可喜可賀,。
????投資者態(tài)度冷靜理應是值得安慰的事,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投資者會使資產價格奔潰,,跌至有吸引力的水平,。但問題是,雖然目前很少人看好大市,,但卻有很多人大肆買入,。雖然他們的觀點傾向于規(guī)避風險,但他們的行為卻是在追逐風險,,如此一來,,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是同樣危險的,。近幾個月以來,,我越來越清楚地察覺到投資者言行不一的情況,我覺得這是當今投資者必須面對的最重要問題,。
????最偉大的投資格言曰:“智者始愚者終,。”聰明人在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大舉投資,。我相信現在只有傻瓜才會這樣做,。目前,在艱難物色收益來源的過程中,,投資者切記不可采取進取型投資,,而是要注重風險控制,采取審慎態(tài)度和自律原則,,對投資精挑細選,。
本文作者霍華德?馬克斯為橡樹資本董事長及聯合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