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硅谷:中國投資人如何在美國搶項目
“埃隆·馬斯克很性感,,但是他沒有改變世界。這么說吧,,造10萬美元一輛車的人不會改變世界,,造1萬美元一輛車的人才是改變世界的人?!?/p>
說這話的,,是中國風險投資家伍伸俊。此刻,,這位47歲的商人,,正身著休閑的紅白格襯衫、手戴百達翡麗金表,、安靜地坐在自己最喜愛的香港餐廳里大快朵頤,。他吃飯的神態(tài)與他的投資風格別無二致。
伍伸俊就著熱茶,,手指上沾滿了燒烤醬,,把一大盤烤雞翅消滅掉之后,開始解釋為什么要大舉進軍LED照明和電動汽車領域:因為他相信這兩個領域將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2015年3月,,伍伸俊取得了他迄今最輝煌的戰(zhàn)果:擊敗諸如KKR和貝恩等巨頭,以33億美元買下荷蘭皇家飛利浦集團旗下公司亮銳80%的股份,亮銳是世界上領先的LED照明產家之一?,F(xiàn)在,,伍伸俊正準備將這家總部在美國加州的照明企業(yè)搬到中國,并擴大生產規(guī)模,。
伍伸俊在香港辦公室和記者聊投資戰(zhàn)略,。他在北京和硅谷都有類似的豪華住宅和辦公室。
2011年,,伍伸俊采取類似的戰(zhàn)略收購了波士頓電池(Boston Power)的控股權,,這家位于美國馬賽諸塞州的電池制造商空有先進的技術,卻無法將其商業(yè)化,。他之后將這家公司搬到中國,并于2014年購買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電動車制造商新大洋的股份,,如今新大洋正在大量生產色彩鮮艷的電動車,,而汽車使用的電池正是波士頓電池所生產。2015年新大洋共銷售了32000輛電動車,,每輛售價大約1萬美元,。
伍伸俊說,新大洋的增長速度使得它在銷量上將很快能夠超越特斯拉,。于是,,他發(fā)出了文章開頭那樣的評價。
他頓了頓,,接著咧嘴笑了,,“你不能每天都吃到魚子醬,但你不得不吃雞翅,?!?/p>
伍伸俊——半中半美,風格大膽——是新一代全球高科技投資人的典型,。他在中國和加拿大長大,,從加州伯克利退學,能說地道的普通話,、粵語還有英語,。他在北京、香港,、硅谷都有豪宅和辦公室,,而且他在大洋兩邊都能如本地人一樣生活,太平洋對他而言就像是個能跳過來跳過去的水坑,,每年在頭等艙里來回飛上十幾次,。他在北京的保時捷卡宴配有專職司機,五星級的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的前臺經理都知道他的名字,華爾街的大銀行現(xiàn)在則把他視作重量級的玩家,。
這位盛氣凌人的投資家很快打造了一個帝國,,他的部分資金來自政府部門,還有億萬富翁圈子里的朋友,,目前正在大肆收購美國和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伍伸俊的投資策略簡單、而且不受感情左右,,這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收購空有優(yōu)秀先進技術,,但是毫無國內成長前景的西方公司,再把他們搬到中國,,在中國本土市場,,各類商業(yè)合作伙伴將進行融資和市場推廣,從而讓這家公司擴大規(guī)模高速成長,。
作為世界上最大污染源的中國正在極力擺脫污染,。城市上空的霧霾不僅給公眾健康帶來嚴重危害,同時也為政府帶來了政治上的威脅,。正因為如此,,中國正在對污染采取嚴厲措施。同時,,中國將清潔能源科技看作是巨大的新市場,,正如上一代,中國蜂擁制造T恤衫和電視機一樣,,中國將在不遠的未來在電動車和太陽能板制造方面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美國,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努力引發(fā)的既有贊賞也有恐懼,。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贊揚這一舉動,,而民族主義者則公開反對,擔心假以時日美國的清潔能源技術會花落旁家,。至于硅谷研發(fā)了這些技術的企業(yè)家們,,他們只想找融資,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資本來自中國,。
在硅谷的資深清潔能源投資家,、優(yōu)點資本執(zhí)行董事史蒂芬·多萊扎萊克看來, 這一趨勢表明中國政府和來自中國的投資人比美國更為渴望把清潔能源技術規(guī)?;?。“美國正滿足于現(xiàn)狀,。我們被那些試圖保護眼前利益的公司而捆住了手腳,。不僅如此,,我們還在極力阻止這些技術在美國生根發(fā)芽,”多萊扎萊克說,,他在2012年把硅谷的太陽能面板制造商Miasole賣給了中國的水電集團漢能,,優(yōu)點資本曾對該企業(yè)進行投資但是無法將其技術商業(yè)化?;谶@一背景,,中國人的反應非常明智,多萊扎萊克說“他們就說‘太好了,,我們干吧,!’”
像伍伸俊這樣的中間人正在積極推動讓這一跨太平洋的資本流動更為順暢。這些投資人在上海和舊金山都熟門熟路,,利用美國的清潔能源技術與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之間的缺口獲利,。他們活動的中心一般在北京,那里有他們的高層朋友,。但是僅僅把他們看作中國政府的一部分是錯誤的,。像任何地方的機會主義者一樣,他們從任何可能的地方籌錢,。他們的很多資金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
搶先建立清潔能源投資橋頭堡
多年來,,來自中國的資金一直在緩緩流入硅谷。但是近來,,特別是在清潔能源領域的資金流滾滾而來,。中國投資的高科技孵化器在硅谷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由中國的個人,、企業(yè)和各級省市政府出資,,這些孵化器在為美國公司提供了成長空間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個讓它們進入全球最大清潔能源市場的清晰路徑,。
創(chuàng)源是硅谷最早的一批中國投資的孵化器之一,,2012年創(chuàng)辦于加州圣克拉拉的一個水泥和玻璃辦公室園區(qū),與舊金山49人隊的主場李維斯體育場隔著高速相望,。創(chuàng)源的投資者包括萬向集團,,該集團是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巨頭,近年來購買了電動汽車制造商菲斯克和電池研發(fā)商A123等美國企業(yè),。
創(chuàng)源吸引美國公司的說辭非常簡單明了,。“我們來這里是因為如果他們愿意走,,我們可以把他們帶到中國,,”駐扎在上海的創(chuàng)源總裁劉萬楓在最近一次訪問圣克拉拉時說,。
如今,硅谷有20家左右中國人投資創(chuàng)辦的技術孵化器,。根據武平估計,,這些孵化器大多數是在過去三年開辦的。武平曾經協(xié)助創(chuàng)建了創(chuàng)源以及創(chuàng)源最新的一個競爭對手硅谷中國天使會(SVC Angel,,字母SV代表硅谷,、字母C代表中國)。
硅谷中國天使會實際上是一個正向硅谷大筆投資的來自中國的投資者的松散俱樂部,,擁有兩家嶄新的會所,。其中一個是給企業(yè)家的孵化器,位于其在圣克拉拉的辦公室,,外觀是典型的硅谷風格,,周圍的馬路上停滿了新款寶馬和奔馳車,屋里擺滿了公用的辦公桌,,旁邊奇形怪狀的彩色椅子上坐著埋頭于筆記本電腦前的年輕人,。
位于圣克拉拉以北25英里遠的貝爾蒙特,則是一個給投資人辦公的略為樸素的場地,。這座建筑俯瞰舊金山灣,,一度曾是軟件巨頭甲骨文的總部。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玻璃幕墻辦公室,,每間都有擁有這些辦公室的公司的標志,。“這些都是來自中國的資本,,”硅谷天使會的早期投資人葉東驕傲地說,,他的辦公室位于這棟建筑的二層角落,是俯瞰灣區(qū)景色最好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