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人民幣后的SDR該如何投資
?

《財富》(中文版)——剛過去的10月1日,,除了是偉大的新中國國慶日,也標志了中國又一個重要的里程—人民幣正式被納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別提款權(quán))貨幣籃子,,并緊隨美元、歐元之后,,占據(jù)籃子比重第三位,。其實,自200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關(guān)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文章中提出“積極推動在國際貿(mào)易、大宗商品定價,、投資和企業(yè)記賬中使用SDR計價”,、“積極推動創(chuàng)立SDR計值的資產(chǎn),增強其吸引力”,,以及“SDR定值的籃子貨幣范圍應(yīng)擴大到世界主要經(jīng)濟大國,,也可將GDP作為權(quán)重考慮因素之一”等主張開始,金融市場便聚焦于人民幣何時加入SDR,。
SDR其實是一個挺復(fù)雜的東西,,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網(wǎng)定義,SDR“是一種國際儲備資產(chǎn),,自1969年由IMF創(chuàng)設(shè),,用以增補組織國現(xiàn)有官方儲備”;它賦予了IMF成員國在任何時候提取SDR貨幣籃子中任何一種貨幣的權(quán)力,。IMF每五年對SDR貨幣籃子權(quán)重作檢討和重置—人民幣也正是在2015年這次檢討中順利被納入,,同時IMF也會每天按照籃子貨幣的匯率更新SDR報價。截至人民幣加入前,,SDR貨幣籃子涵蓋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而據(jù)IMF提供的6月末數(shù)據(jù),,其已創(chuàng)設(shè)SDR總份額約為2,041億份。按當時1個SDR兌1.41733美元計算,,其總量約為2,893億美元,,占全球廣義外匯儲備的2.64%,占已分配儲備的4.03%,,這個占比僅次于美元(63.59%),、歐元(20.37%)和英鎊(4.79%)。
有了這樣舉足輕重的地位,,那接下來大家應(yīng)該會想到,,作為對投資組合的分散配置,能否直接投資于SDR,、或者是以SDR計價的工具,?當然,要考慮的大前提是:SDR本身流通性是否充足,。如前面提到,,SDR是由IMF創(chuàng)設(shè)的,而創(chuàng)設(shè)過程中要求85%基金組織成員份額同意,,所以SDR的供應(yīng)一直相對穩(wěn)定,,不像2008年金融危機后各國自由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大幅增加貨幣流通性,。再說,,由于美國在IMF占了超過16%的份額,,所以它在實際意義上是對新增SDR享有一票否決權(quán)的。
話雖如此,,作為投資計價貨幣,,SDR的最大優(yōu)點應(yīng)該是它的穩(wěn)定性。SDR是一個貨幣籃子,,而既然貨幣匯率是一個相對概念,,SDR籃子里的貨幣匯率波動將或多或少形成相互抵消,降低SDR本身的波動,。同樣道理,,SDR的利率也是籃子貨幣名義利率的加權(quán)平均。國際結(jié)算銀行(BIS)年前一份研究報告,,通過對比SDR計價和籃子組成貨幣計價的不同投資策略,,顯示SDR計價投資策略有著更高的夏普比率,而且同時提供了高于平均值的總收益,。
有見及此,,也有可能是希望趕上人民幣加入SDR的時點,世界銀行在8月31日發(fā)行了首只以人民幣進行結(jié)算的SDR債券,,規(guī)模5億SDR,,期限3年,票面利率0.49%,,單位面值(100個SDR)等值人民幣931.5851元,;這也是自從1981年以來國際市場上的首只SDR計價債券。有趣的是,,這只SDR債券還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木蘭”。
三十多年的空白,,讓SDR債券完全沒有定價的參考標桿,。驟眼看來,“木蘭債”也是用人民幣結(jié)算,,如果和人民幣計價債券相比,,它的收益好像沒有什么吸引力??墒?,如前面提到,由于其穩(wěn)定性,,SDR計價工具能夠達到投資分散配置的作用,。其次,,SDR計價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不需要直接敘做外匯交易而能夠建立外匯頭寸的渠道,而這種優(yōu)勢在外匯不完全自由流動的地區(qū)或能更好體現(xiàn),。以“木蘭債”為例,,投資者以人民幣購買“木蘭債”,其等同于建立了SDR籃子貨幣的頭寸,,如此資金就不用直接購匯,,局部降低了資本外流壓力。反過來,,按照目前的情況,,國外投資者通過“木蘭債”建立SDR籃子貨幣特別是人民幣頭寸的誘因則相對較低。一方面,,SDR貨幣籃子比重是特定的,,這比重不一定適合個別投資者;另一方面,,市場也存在其他投資人民幣債券的渠道,。
最后,投資債券當然要考慮票息及本金,。在“木蘭債”上,,由于實際上有了籃子貨幣頭寸,票息及本金會受到特定時點上人民幣兌SDR水平所影響,。因此,,就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而言,投資回報是對票面利率和人民幣兌SDR預(yù)期的綜合考慮,,這也正是外幣頭寸所起到的作用,。(財富中文版)
本文作者系招商銀行資產(chǎn)管理部副總經(jīng)理。
作者聯(lián)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