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輪值董事長重磅發(fā)聲:不放棄手機,不做房地產
楊波
1、華為不會放棄手機業(yè)務,,這并不令人意外,,這從7月底發(fā)布P50系列就可以看出,但是不放棄并不等于收縮,,甚至于在宣傳話語上是否跟之前一樣,,卻是另一個問題。
2,、舉個例子,,在美國制裁之前,,華為P50手機可以將90說成100,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在5G供應鏈中斷之后,,沒有5G的P50系列,如果將70分說成99分,,在宣傳口吻上還適合嗎,?余承東的風格就是如此,大嘴之名在圈內聞名,,但是當華為已經可以采用高通驍龍888芯片,,余總是不是該退居幕后,換一個品牌代言人出來,,或許更加合適吧,,畢竟華為手機業(yè)務在可預見的一兩年內,都將很困難,,以退為進,,好好地活下去,并不需要之前那種浮夸的余大嘴風格了,。
3,、回到產品端,雖然可以說在日常體驗上,,刷抖音,、玩游戲等絕大多數場景,5G和4G手機幾乎沒有區(qū)別,,但是互聯(lián)網是有記憶的,,之前吐槽蘋果iPhone沒有5G的是誰,其實大家都知道,,而且P50很明顯只是為了延續(xù)P系列的血脈,,并沒有傳說中的拍照機皇P50 Pro++,包括徠卡,、保時捷這些加持的要素也都沒有,,說明華為內容很清楚,活下去是第一位的,,而鴻蒙的推出,,其實也是以時間換空間,盡量維持住存量用戶,。做十分,,說三分,對于現在的華為手機業(yè)務來說,,或許是更好的選擇,,沒必要在這個時候針尖對麥芒,,低調一些并不影響手機業(yè)務維系下去,。
4,、如果華為只有手機業(yè)務,那么在斷芯之下,,造車是最后一條路,,這也是余承東在多個場合說“老板不讓造車”的潛臺詞,但是華為不只有手機,,除了手機業(yè)務的下滑之外,,在運營商業(yè)務上,海外的份額也受到很大沖擊,,從2020年財報就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收入占比超過了六成,達到了65.6%,,海外收入占比下降明顯,,因此華為面臨的不只是手機的問題,還有海外市場怎么辦的問題,?
5,、華為的應對之策,在供應鏈完全國產化實現之前,,選擇了收縮手機業(yè)務,、提高利潤率、擴大國內市場,、保證正向現金流的方針,,就是把拳頭縮回來,這在剛剛發(fā)布的2021年半年報可以看得明顯,,手機業(yè)務下滑了近一半,,但是依然超過了千億的體量,凈利潤率接近10%,,利潤下滑遠低于收入下滑,,這個策略肯定還會維持兩三年。
6,、至于汽車業(yè)務,,至少目前華為內部還是堅持一貫的“不造車”邏輯,但是之前上汽董事長的爭議言論,,可以看到“幫客戶造好車”是知易行難,,甚至有一些一廂情愿,包括百度都得選擇跟吉利一起來造車,,才能輸出自己的技術,,估計華為的汽車業(yè)務,,最終還得走合資的道理,至于這是哪家車企,,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想單純依靠ICT技術來殺入車企的供應鏈,目前看困難非常大,。
7,、華為云業(yè)務,倒是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千億業(yè)務,,尤其在智慧城市等政企客戶上,,華為是唯一可以壓倒阿里云的存在,加上有這么多年跟運營商的乙方合作經驗,,華為云的入場,,擊中了習慣了甲方爸爸思維的互聯(lián)網公司最大弱點,華為的ICT技術,,在國產替代戰(zhàn)略,、數據安全的大邏輯下,已經后來居上,,也是阿里云最大的競爭對手,。
8、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信華為肯定能走出困境,,國產替代的自主供應鏈,只是時間的問題,,華為肯定能扛到那個時候,,但是自主供應鏈也不是拋棄國際供應鏈,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選一,,而是讓正常的供應鏈有更強的抗壓能力,,事實上,任正非也多次作了表態(tài),,說明華為的高層是很清醒的,,華為也是全球化下的受益者,不能被一些神經病政客帶偏了,。
東晴西雨
無疑的,,美國實施的制裁重創(chuàng)了華為,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在世界各地的智能手機銷售,,以至于徐直軍在之前的一份聲明中宣稱:“我們明確了公司未來五年的戰(zhàn)略目標,,即……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比A為上半年營收為320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29.4%。而其消費電子部門的營收同比下降逾1200億元人民幣,,跌幅近47%,。看了這個營收數據,,不免理解其為什么將未來目標定位為“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