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基金經理開炮自家管理層,連發(fā)七個核心責問

蘭香
針對近期關于泓德基金明星基金經理鄔傳雁的“微信截屏事件”,,今日泓德基金發(fā)布回應,稱“確屬溝通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對此我們深表歉意,,目前問題已經妥善解決”,,并表示增聘于浩成為基金經理,,其將與鄔傳雁共同實施投資管理和交易決策權限。至此,,這一風波算是告一段落,。然而,該事件所暴露的傳統(tǒng)價值投資者今年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仍然發(fā)人深省,。
“茅指數”熄火、“寧指數”火爆,,“有鋰”更是走遍天下------今年二季度以來的結構性行情可以說讓一眾堅持價值投資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經理身心憔悴,。有網友調侃稱,光伏,、新能源,、鋰電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已經把基金經理都給干掉了,。實際上,,既然有基金經理“被干掉”,就有基金經理“殺出來”,。泓德基金這次的調整,,恰好就是把跟風新能源、光伏等熱門行業(yè)的于浩給“扶上馬”,。而鄔傳雁在二季報中明確表示“二季度本基金完全放棄博弈思維,,堅定堅持長期主義”,言下之意是還要抱著今年狂跌的眾多“白馬股”不放,,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泓德基金的這番操作了,。
價值投資之難,在泓德基金這一風波中再次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到底有多難,?從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也可見一斑:
2008年,巴菲特在8港元附近買了比亞迪,,比亞迪一口氣漲到80港元附近,,人們說:巴菲特不愧是股神,。
2012年,比亞迪跌到了10港元附近,,巴菲特繼續(xù)持倉不動,,人們說:巴菲特“廉頗老矣”。
2017年,,比亞迪再度漲回80港元附近,,巴菲特繼續(xù)持倉不動,人們說:巴菲特果然是股神,。
2020年3月,,比亞迪股價腰斬最低跌到33.5港元,巴菲特繼續(xù)不動,,人們說:巴菲特腦子壞了,,要是自己翻十倍早就跑了。
2021年8月,,比亞迪的股價最高漲到了295港元,,人們說:巴菲特真的是股神。

何葦航
在職場,,特別是在需要獨立決策的基金圈,,這樣與上司或者公司之間的不和諧屬于常態(tài),但是大多數都是內部解決了,,能夠曝光到媒體關注層面的還是少,。真正失和的原因很難猜測,但是其管理的基金表現(xiàn)不佳倒的確是一條“罪證”,,如今隨著居民投資經驗越來越豐富,,基金經理們的表現(xiàn)很容易被投資者拿來互相對比,基金公司也常常感覺到壓力山大,。而很多基金公司經理就如同網紅般,,有著很多的粉絲。
譬如此前基金經理蔡嵩松被網友P了一句自白:賺了叫我“蔡總”,虧了叫我“菜狗”,,一時間成為基金圈的熱議話題,。但即使是明星基金經理,也總有踏空和翻車的時候,,如果能一直穩(wěn)賺不賠,,那就是神而不是人了。譬如在過去的7月,,“千億頂流”張坤和“白酒愛好者”劉彥春旗下基金收益就十分一般,。因此對基金經理過分苛責,只關心短線而不關注長線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如果買著基金還操著買股票的心,,那還不如直接買股票算了,。

陳燕
伴隨著核心資產的持續(xù)疲弱走勢,部分基金老將正因為業(yè)績不佳而遭遇自己的至暗時刻,。
——在紛雜的世界,,有時堅守正確的事情,與所在機構的短期利益相沖突,,客戶和公司都在看短期利益,,基金經理到底是順應短期讓客戶爽或者豁出去,還是堅守長期,,太難了,。
——基民的短視盲從心理,會讓有投資邏輯的基金經理倒在通往長期的路上,,同時也讓自己在追漲殺跌的韭菜軌道中愈行愈遠,。
——做正確的事,,不容易,。
——為真正懂自己的人管錢,是基金經理應該選擇的,。所以很多名將做專戶,,做私募。在公募的江湖,,選不了客戶,,就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