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將8家中國上市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張鵬
從美國商務部,、財政部最新的制裁動作來看,,美國制裁有常態(tài)化、長期化的趨勢,,總體上還是具有可預見性,。股票市場短期承壓調整,將帶來捕捉預期差的機會,。
目前來看中美合作,、競爭,、對抗三者并存局面業(yè)已生成,在有限的全球氣候變化,、碳中和,、教育人文領域合作,在更大范圍的敏感技術和商業(yè)領域競爭,,在主權,、人權、意識形態(tài)等領域對抗,。
具體到技術方面更復雜一點,,它既涉及知識產權和商業(yè)利益,又涉及到倫理,、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美國不僅掌握世界一流尖端科技,而且在技術倫理上具有相當的話語權地位,。美國人認為技術具有工具和倫理雙重屬性,,因此技術倫理不僅要符合一般的商業(yè)倫理,也應當與美國的文明價值觀,、法律和公序良俗相一致,。
這是怎么回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變革與社會變革通常具有時滯效應,,技術進步對于不同世界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世界上有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美國并不能確保它的先進技術到了自身之外的世界誰的手里會不會被濫用,,甚至做壞事,。因此,技術的限制和管制就成一個非常有威力,、可以同時適用于競爭和對抗的“長臂管轄”工具,。一旦被美國認為是不當使用,可以動用行政和司法,、金融的強力手段予以制止。
我們看到,,美國制裁并不完全針對單一國家,,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欠發(fā)達國家都有被制裁過,。大家不要期望美國改變自己,,也不要認為自己可以改變美國,唯有希望兩國掌握權力的人盡量展現善意,、運用智慧,,在碰撞中調整自己,進而降低兩個國家(政府),、兩個社會之間的對抗,。企業(yè)和管理者更要注重技術和倫理的提升,不要觸碰雙方監(jiān)管,、法律,、倫理的三重底線,按照兩國底線孰高原則行事應該不會錯,。
對于A股市場而言,,影響短空長多,短期壓制市場風險偏好和相關板塊表現,,將帶來捕捉預期差的機會,,強化中國國內的科技成長股“自主可控”的發(fā)展邏輯。隨著寬松政策到位,、預期逐漸明朗,,科技成長股有望在短期回調之后保持高景氣度,進一步夯實確定性,。

x
11月24日美商務部將新一批中國企業(yè)列入實體清單,,是拜登政府上臺后新一屆BIS領導成員指揮下的第一次制裁列名,充分體現了新一屆的BIS局長艾倫·埃斯特維茲的關注重點放在對中國軍事科技的遏制上,。加上此次新增的8家企業(yè),,從所屬行業(yè)來看多數處于半導體行業(yè),這也是美國重點管控,,高壓打擊的敏感領域,。
實體清單本質上可以看成是一個“技術壓制清單”,其目的就是壓制中國的戰(zhàn)略技術的發(fā)展,,包括軍事武器技術,,5G,超級計算,,半導體,,人工智能,安防等,。對華遏制戰(zhàn)略的核心在于資本與技術的管控,,現在看來美國對華技術管控的趨勢不會隨著政治關系的緩和有任何的放松,而會不斷收緊,。美國的大策略是在保證中美一般物項交流的情況下,,聯(lián)合盟國通過科技封鎖不斷拉大與中國在高技術領域的差距,,從而甩開中國近期對美國的追趕態(tài)勢。
因此圍繞技術限制,,出口管制,,美國對華封鎖的態(tài)勢不會停止,而隨著美國進一步聯(lián)合歐盟,、日本等盟友聯(lián)合制華,,技術出口領域的跨國聯(lián)動問題會發(fā)生的越來越頻繁,也會越來越復雜,。隨著中美在高科技領域逐漸脫鉤,,比拼科技原始創(chuàng)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后誰在這方面具備的自主化能力越高,,誰對科技原始創(chuàng)新的投入越大,,誰才更有可能在長期競爭中獲勝。

驚喜
制裁如期而至,,美國遏制中國發(fā)展的策略換幾個總統(tǒng)也不會變,,而我們也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被扼住喉嚨的痛苦,但這更能激發(fā)我們整個民族的潛力,!
有時候在想,,如果美國放任高科技領域產品進入中國同樣也會限制我們的發(fā)展,那為什么不再這么做,?一定是發(fā)現了現有存在的科技中國追趕的速度太快,,市場打壓政策已經控制不住了!只能是全面限制,!
未來十到十五年,,芯片問題一定會解決,留給美國遏制的時間不多了,!

蘇牧野
雖然最新上黑名單的8家企業(yè)以高科技公司為主,,沒有一家生物醫(yī)學企業(yè),但這篇新聞里對美國商務部公告的截圖無意中證實了前天的一則傳聞:美國要制裁一些中國生物技術企業(yè),。而這導致當天生物醫(yī)藥板塊股價集體跳水,。
訪問了一下美國商務部關于“實體清單”的網頁,頭一條就是最新黑名單,。標題寫著,,要制裁那些“濫用生物技術(以及其它美國技術)于監(jiān)控以及軍隊現代化、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中國企業(yè)”,,不過它并沒有點名任何一家中國生物科學類企業(yè),。但之前CNBC曾經報道過,美國商務部曾經指控一些與中國軍方有關聯(lián)的研究機構正在研發(fā)新型武器,,這類武器可能用于人腦控制,。這一點沒有在最新公告中得到證實。
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這些中國公司會受到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的限制,,出口商與清單實體進行受控項目的交易(包括出口、再出口甚至國內轉讓)前,,都必須獲得相應的出口許可證,。
緊盯中國企業(yè)的不僅是美國商業(yè)部,美國財政部也在行動,。同在昨天,,又有多家中國科技公司被美國財政部列入了美國投資黑名單。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大疆,、曙光信息,、東方網力、立昂技術,、美亞柏科8家中國公司被列入了非SDN中國軍事綜合體清單,,這將限制美國投資者投資于上述公司。美國財政部稱,,8家公司在支持對中國的少數民族進行生物特征的識別和跟蹤,,美國財政部將確保美國的投資者不支持這些行動。
美國對中國生物技術的忌憚,,從財政部的黑名單中也看得十分清晰,。
這一輪制裁,恰逢有中國“AI第一股”的商湯科技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后宣布推遲IPO,,而曠視,、云從又在沖擊科創(chuàng)板的最后關頭。中美交火,,企業(yè)日益成為collateral damage(附帶傷害),,也是這個大時代令人唏噓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