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首款鴻蒙汽車發(fā)布,產業(yè)鏈概念股迎利好
楊波
1,、華為手機又發(fā)新機了,這才是折疊屏手機 P50 Pocket,,其設計理念有點像15年前的女性向翻蓋手機,,主打女性用戶群體,產品設計得不錯,,只是還是那個老問題:沒有5G,。這臺年底壓軸發(fā)布的新機,其實也折射了過去一年華為手機的困境,,在自研的麒麟9000芯片見底之后,,2022年在手機市場怎么辦?
2,、雖然在 P50 Pocket發(fā)布會上,,華為幾乎不談芯片,但是這款新機依然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采用的是高通驍龍888 4G芯片,,這就意味著目前華為手機最大的困難——“缺芯”,依然沒有緩解,,之前市場一度傳言這款新機有望采用華為自家的5G芯片,,目前來看還是一廂情愿。
3,、當然,,在日常使用體驗上,4G跟5G的區(qū)別并不大,,假如只是連著Wi-Fi用,,甚至可以說毫無區(qū)別,但是沒有5G這一點,,無論是用戶的觀感,,還是華為的產品宣傳,乃至于那些愿意花近9000元買折疊屏手機的用戶,,恐怕還是會心里面打個問號,,總不能說4G比5G快吧,?
4、因此,,這款顏值頗高的新機,,刷存在感的價值遠大于銷量,只是證明華為不會放棄手機市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會堅守在手機市場上,只是這種堅守還能有多久,,多多少少還是會打上一個問號,,假如2022年華為還是沒有5G手機,不僅市場份額還會繼續(xù)衰減,,供應商和渠道商都很難扛住,,尤其是華為引以為傲的渠道,有大幅萎縮的風險,。
5,、至于說賣車?對于渠道商而言,,根本就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賣手機跟賣汽車的銷售邏輯完全不一樣,基本上指望不上,,而相比于產品更新率高的手機,,電腦、電視,、平板這些不存在5G缺芯問題的華為產品,,也很難補上手機的銷量黑洞,加上線下實體商店這兩年本來就生意不好,,華為要如何安撫不安的渠道商,,將會是未來半年一大考驗。
6,、而且,,華為今年主打的電腦、電商,、平板等新品,,定價甚至高過蘋果,這里面當然有利潤率上的考量,,以及保持高端品牌定位的小心思,,也是給渠道商預留利潤,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由于定價過高,,相當于把主流市場讓給了其他國產品牌,銷量上不去,,只會讓渠道商和普通用戶更加失望,。
7、這就形成了國產手機品牌一個很奇葩的現(xiàn)象:華為在高端市場苦苦掙扎,,但是因為5G這個死穴,,銷量依然下滑,小米,、OPPO,、vivo等在中低端市場混戰(zhàn),對于高端市場卻沒啥辦法,,然后蘋果開開心心地收割了手機市場的絕大部分利潤,還看著國產品牌自相殘殺,,市場高度內卷之下,,幾大國產品牌,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8,、從目前的態(tài)勢來看,華為在2022年也很難解決5G芯片的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產替代的供應鏈沒有機會,,只是最快恐怕也得2023年之后了,那時候華為手機還能還魂嗎,,也未必樂觀,。那么華為是否應該考慮改變下自家手機的定位:跟國產品牌握手言和,從整機廠商轉型到供應鏈廠商,,就像華為說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那么手機市場為何不能做到,不造整機而是幫國產品牌造好手機,。
9,、這或許是筆者的突發(fā)奇想,畢竟華為跟幾大國產手機品牌都恩怨頗多,,但是,,與其大家在內卷中都活得不好,不如有一家廠商能夠率先破局,??纯椿ヂ?lián)網巨頭,騰訊可以將微信向淘寶開放外鏈,,大家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去扛過寒冬,。打打殺殺了十年的國產手機品牌,只不過是給高通,、三星,、臺積電等核心供應商打工的打工仔,賺取的利潤還不如燒的廣告費,,消費者也早就不再把跑分,、概念當回事,在這種情況下,,華為作為昔日的老大,,不要總想著出現(xiàn)奇跡再回老大的寶座,而是應該面對現(xiàn)實,,走一條共贏的新路,。
白小黑
看到“不造車”的華為突然發(fā)布了一款車,心中一驚,。這次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再次重申“不造車”,但是會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仔細看看,發(fā)現(xiàn)這個車是華為“賦能”東風小康的新作,。
但問題是,,東風小康這個籍籍無名的牌子,在與華為的關系中,,恐怕只是一個代工的角色,。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很大可能是AITO品牌或將由華為主導,。東風小康只是想賺點錢,,能夠輔佐華為實現(xiàn)汽車產業(yè)落地,未來也能分一杯羹,。
但并非所有的車企都愿意抱華為的粗腿,。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早些時候就表示“與華為合作自動駕駛,就好比又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br />
的確,,這個世界不只是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上汽董事長的話我非常能理解,,獨立自主,不受制與人不一定只是放在中國和外國這樣的宏大語境,,被國內的競爭對手“卡脖子”也是一件尷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