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精英“涌向”Web3
2022-02-19 16:00
文本設(shè)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2月16日,紐交所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一份監(jiān)管文件被公開,。它希望建立一個“加密貨幣與NFT交易所”,,并與OpenSea等Web3公司競爭。這不是紐交所第一次示好Web3,。去年4月,,為了紀念Roblox、Spotify等6家知名上市公司的首批交易,,紐交所推出了第一套NFT。近期包括紐交所,、摩根大通,、畢馬威在內(nèi)的金融行業(yè)各個細分龍頭機構(gòu)向Web3進軍,它們是在炒作,?還是真有詳細計劃,? | 相關(guān)閱讀(虎嗅APP)
50
包不平
假如情況屬實,那么區(qū)塊鏈在金融市場要火成什么樣子,,才能讓全球最大交易所都眼饞了,。紐交所要與之競爭的Web3公司到底是什么呢。按一般解讀Web3就是去中心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其核心在于高效可靠的信譽保障機制,。
從金融角度來說,Web3主要是實現(xiàn)去交易中介,,并且只要上線的商品被認可,,它就成為資產(chǎn),從而以加密幣為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增殖的可能,。顯然金融投資者們最終的目的就是這部分增殖,。
?
可是,正如馬克思的理論,,價值不可能憑空產(chǎn)生,,一些價值增殖的前提是奪取另一些價值,。拿NFT舉例,一副作品價值100元,,中間交易對手出1000元購入,,然后包裝一番,最后的交易對手出10000元購入,??墒墙?jīng)過一段時間,該藝術(shù)家的作品爆發(fā)式增量,,不再稀缺導致價值又回歸到原來的100元,。
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只要中間交易者的目的是賺取差價,,那本質(zhì)上就還是商品的中介,。中介盈利高同時風險也不小,畢竟除開支付的1000元,,還有隱形的可能高過商品原價值的包裝成本,。但如果化身成另一種中介—平臺就不一樣了,紐交所在這方面更是骨灰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