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就綠色能源補貼把英國告上WTO

蘇牧野
這一訴訟案的看點,,倒不是新能源補貼,而是,,這是英國和歐盟“離婚”后,,兩者第一次因為貿易糾紛對簿WTO,。
歐盟認為,英國人在為海上風電廠的建設招標時,,更傾向于把合同給那些英國本土設備提供商,,這是在歧視歐盟企業(yè)。但英國人也有自己的苦衷:在海上風力發(fā)電裝機容量方面,,英國僅次于中國,,但這種市場規(guī)模并沒有帶來英國本土風電制造業(yè)的繁榮,反而使外國公司——尤其是歐盟和中國公司——大大受益,。根據一個智庫組織RenewableUK的計算,,英國海上風電項目的資本支出中,只有29%付給了英國本土企業(yè),。英國首相約翰遜希望將這一數字提高到40%至50%,。
英國一位高官直接表達了困惑:“在整個西方應該團結一致打敗普京的時候,歐盟這種嫉妒行為實屬判斷失誤,,時機錯誤…… 我們應該攜手加強歐洲的清潔能源安全,,而不是鬧上法庭。"
從這場訴訟可以看出,,即便面對共同的敵人,,歐洲各國還是和過去幾百年里一樣,各有各的利益關切,。此外,,長遠看來,隨著世界能源結構發(fā)生巨變,,風電將成為鋼鐵,、汽車、光伏之后,,下一個不斷醞釀貿易爭端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占據大幅優(yōu)勢的中國企業(yè),未來又有許多仗要打,。

何潔瑩
雖然是提交到了WTO,,但實際上解決問題可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按照規(guī)定,,世貿組織需要在60天內磋商來解決爭端,,如果沒有解決,歐盟可以要求世貿組織小組對此事進行裁決,,但這往往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即使裁決下來,執(zhí)行不執(zhí)行可能還是另外一回事。
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下,,WTO日漸式微,。在2019年的時候,因為僅剩的三名法官中有兩人任滿離開,,WTO的上訴機構的上訴機構一度陷入癱瘓的狀態(tài),。而英國退歐后,和歐盟在很多領域由之前的一家人變成了競爭對手,,因此可以想象,,綠色能源的補貼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雨后春筍
能源會持續(x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