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資本市場需要信心和耐心

萬幸
市場繼續(xù)下跌,買的基金血虧,,此刻我們該如何和自己自處,?
希望是個好東西,但遲遲到不了的希望卻會給人一種“狼來了”的感覺,。
所以,,與其不斷地給你自己都無法確定的短期希望,還不如回歸現(xiàn)實,,直面現(xiàn)實,,選擇硬剛。
我們總說,,不要浪費市場每一次下跌給予我們的機會,。但是,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當然,,它可能有更積極主動的意思,那就是在市場的每一次下跌時,,我們需要有所作為,,比如特別是在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處于安全邊際極高的環(huán)境中的下跌,要么去加大定投,,要么再去按照自己可以投資的金額規(guī)劃好,,進行分批加倉。
但,,如果我們已經沒有更多的資金可以加倉了呢,?抑或是,真的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喪失掉了信心了呢,?
此時,如果說,,我們還不要浪費市場下跌給予我們的機會,,那這個機會又該是什么?
我想這個意義上的思考,,是更加普適的,,具體是什么?我想至少可以是三方面:
01. 讓我們第一次,,全然的體會虧損給我們帶來的感受
這個時候的自己,,是不是很焦慮、很痛苦,、很后悔,,很坐立不安?
如果是,,全然的體會這些感受,,最好能夠抽身出一個旁觀者,去全然的觀察你自己的這些感受,,體會那種痛徹心扉,。
這不是找虐嗎,?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害我也就算了,,我不看還不行嗎,?你還讓我去體會甚至去主動迎擊這種痛苦?這不是變態(tài)嗎,?
是挺變態(tài)和難耐的,,在正常的狀態(tài)下,我們會傾向于將自己放置于一個舒服的環(huán)境中,,哪怕外部環(huán)境并沒有那么舒服,,我們也會試著放過自己,而不是將自己放置于一個“失調”的狀態(tài)之中,。這是我們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是的,我們都是可以選擇的,。在壞事發(fā)生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做鴕鳥,避而不看,,避而不談,。
然后呢?事情過完之后,,我們同樣有所選擇,,我們會選擇遺忘。
所以,,才會有“好了傷疤忘了疼”,。
然后呢?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受傷,,躲避,遺忘......再受傷,,躲避,,再遺忘......我們會談長期投資,我們會談解套策略......
我們總是嘗試用平移的方式去把當下的感受淡化,,在躲避,、遺忘的循環(huán)中自覺、不自覺的充當了一個幫兇的角色,。
但我們卻很少談此刻,,談當下,談到市場中投資就要經歷的痛苦的必然,,談直面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我才說,解套策略是技術上的被動應對和情緒上的主動迎合,。此時此刻,,試著不要再去迎合,而是去直面,,去一針見血。
來,,讓我們一針見血:
市場短期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繼續(xù)往下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在資本市場中投資的結果未必就能讓我們顯貴,,但是過程是必然要讓人遭罪的,。
你可以選擇在此時此刻離開這個市場,并發(fā)誓老子永遠也不玩了,,但千萬不要“真香定律”的在未來“覺得”市場又有希望和機會之后,,再次奔赴而來,成為持續(xù)被割的韭菜,。
02. 然后呢,?讓子彈飛一會!
接收到這么多的負面信息,,人們會更加痛苦,,焦慮,后悔,,坐立不安,,然后呢?
人會有情緒,,會想要發(fā)作,,想要吐槽,想要罵人,,想抓狂,。。,。
做吧,,此時此刻的你,想要做什么,,只要不犯法,,不違反道德,并且后果也在可承受范圍內,,想做就去做,!
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人有七情六欲,情緒控制和情感偏差這件事,,和我們每個人的先天基因,、后天環(huán)境等等都有莫大的關系,而且是循環(huán)往復的,,也就是說,,是“可上也可下的”,沒有說修煉到一定境界之后就一直立于泰山之巔,,就下不來了,,不是這樣的。
蘇軾和佛印禪師的“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小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有情緒想發(fā)泄,,一定不要憋著,一定要發(fā)泄出去,。
那還有一種情緒,,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就是已經不想發(fā)泄了,,這是一種想要沉默的情緒,,同樣的,那就沉默,,不要害怕沉默,。
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接納所有的自己,,好的情緒與不好的情緒,,讓子彈飛一會......
因為子彈飛的過程就是一種療愈。發(fā)泄是一種療愈,,沉默也是一種療愈,。
飛到什么時候呢?
不同的人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貌似沒有定量的時間,,只有一個定性的判斷,那就是飛到自己不想飛了為止,。
會到這個階段嗎,?
會的,人是很難被別人真正安慰的,但是卻可以被自己治愈,,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自我自愈能力,。
找個人聊一聊,對方可能也沒有安慰到你,,你可能被治愈了,。自己自顧自的看上幾部電影,電影的內容好像也無關緊要,,你可能也被治愈了,。
在論壇上發(fā)上幾句牢騷,三五成群的好基友們一起吐吐槽,,發(fā)現(xiàn)你不是一個人,,大家都很慘的時候,你可能也被治愈了,。其實治愈你的都不是別人,而都是你自己,。
03. 回歸后的審視與重新出發(fā)
感受完了這一切,,讓我們再來看我們所面臨的市場和自己所做出的選擇?;蛟S我們會更愿意理解和接受這個市場的殘酷和變態(tài),,波動在所難免,股票背后的實質是股權和票證,,股權價值隨著企業(yè)經營的變化而跌宕起伏,。
而票證的價格則更會隨著人性的復雜而大起大落,所以不僅有波動,,而且是波幅巨大的波動,,只是波動與本金永久性損失還是有著巨大的區(qū)別的,識別價值和陷阱之后,,千萬別忘了我們來到這個市場的初心,。
然后呢?
如果你沒有選擇轉身離去,,而是繼續(xù)待在其中,,持續(xù)的在這樣的市場中待著的結果必然是去適應它,而從最初的懵懂到期間的偏執(zhí)再到此刻的坦然,,或許我們又到了“看山又是山”的階段,。
最后,“不以漲喜,,不以跌悲”,,或許這是一個我們很難達到的地方,一個需要持續(xù)修煉的方向,但至少我們在市場中投資還可以做到 “累覺還愛”,,關照自己的真實感受,,接納自己的全部情緒,治愈自己,,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因為投資和人生一樣,,都不是一個越獄的過程,,而是共建美好的村莊和田野。

山鬼
年初至今,,投資者數(shù)量環(huán)比增長63%,,表明投資者對投資預期看好。而A股再掀回購潮,,對股價長期存在起到支撐作用,。低估值公司在回購預案發(fā)布后超額收益明顯,特別是采取回購股份注銷形式的,,對股東來說非常好,。
一家公司不停的回購注銷,說明這家公司第一有錢,,第二真心希望股票漲,。長期以來,美國股市上漲持續(xù)不斷,。上漲的第一動力就是回購自己的股票,,不停的回購注銷,直接推動股價上漲,。
股票回購主要集中于市場階段性底部或者行業(yè)下行區(qū)間,。當前股市經歷了一輪明顯調整,估值處于較低位置,。因此我們希望A股更多公司能夠大規(guī)?;刭徸N,為股東權益的增加多做點事,。也建議投資者長期關注采取主動式回購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的相關標的,。
所以說建立對經濟的信心要投資者和企業(yè)都要有長遠眼光,共享利益,,攜手前行,。更需要監(jiān)管者堅定信心,加強引導,、規(guī)范,,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wěn)運行,,有更好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