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端手機3999元起售,,雷軍:定價讓大家失望了

楊波
有句成語叫東施效顰,,雖然就此說“小米+徠卡”的組合有點過于刻薄,但是僅就小米手機高端化的這個事情來說,,還是有些道理的,,當然,本文僅是個人看法,,歡迎討論,。
高端化一直是國產(chǎn)手機的阿喀琉斯之踵,尤其是蘋果iPhone近幾年的強勢,,將國產(chǎn)手機的價位區(qū)間死死壓制在5000元價位以下,,所以2000元至5000元價位的市場競爭極為內(nèi)卷,幾大國產(chǎn)品牌殺得死去活來,,5000元以上的市場卻是罕有成功的案例,。
當然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比如華為的Mate系列在2019年前后,,就已經(jīng)在5000元價位上牢牢壓制了蘋果,,但是后面的事情,不說也罷,,這其中徠卡的加持是一個因素,,但是絕非核心因素,這里面有一系列的品牌向上的打法,,完全是一套組合拳,,比如那首很著名的《DreamItPossible》廣告歌曲,在Mate 30系列火遍大江南北之前,,就已經(jīng)為華為手機的調(diào)性打下了基礎(chǔ),。
所以,價格只是高端化的表象,,品牌調(diào)性和用戶認知才是高端化的實質(zhì),,舉個例子,,大排檔也可以賣龍蝦鮑魚,除非它加個米其林認證,,否則也不會有顧客將其視為高端餐飲吧,,這是品牌調(diào)性和用戶認知使然。
從這個的角度來看,,當年華為牽手徠卡,,仿佛就是大排檔加了個米其林餐廳認證,一下子就變高端手機了,,但事實絕非如此,,跟徠卡齊名的蔡司,早就跟國產(chǎn)手機牽手了,,但是這個品牌的高端化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突破,。
而且,當年華為借助徠卡突出重圍,,也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背景,,當時正是4G深度普及,、5G即將啟動的時候,,手機用戶換機的動力也很強,但是這兩年隨著5G普及,,手機用戶包括高端用戶的換機動力大幅下滑,。
說的自白一點,2018年前后,,恰好是一個手機高端市場的窗口期,,這在商業(yè)競爭中是一個極為關(guān)鍵的要素,這是華為手機能夠跟蘋果兩強鼎立的很重要原因,,但在2021年之后,,這個窗口期已然關(guān)閉了,不光是小米的高端化之路磕磕絆絆,,其他國產(chǎn)手機品牌也都差不多,。
回到小米本身,之前筆者已經(jīng)多次說過,,小米手機高端化是必然,,但是最佳路徑絕非簡單粗暴的堆料、漲價,,這次發(fā)布的小米12S系列三款機型,,價格從3999元至6999元,但出貨的主力明顯還是在5000元價位的機型,,這也說明小米12S Ultra的象征意義大于銷量本身,。
假如拋開徠卡這個新元素,,小米12S Ultra的話術(shù)、堆料技法跟上一代的小米11 Ultra并沒有多大區(qū)別,,考慮到小米11 Ultra嚴重翻車,,所以雷軍干脆就將這一代的機皇改名為小米12S Ultra。
即使有了徠卡商標的加持,,對于高端手機的主流用戶群體來說,,小米12S Ultra的吸引力依然不夠,華為Mate 30和Mate 40系列的大獲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商務人群的認可,,這也是華為P系列(主打攝影)不具備的,而小米12S Ultra的針對客群,,很明顯還是小米粉絲和發(fā)燒友,,對商務人群缺乏吸引力。
筆者一直建議小米獨立Mix產(chǎn)品線,,或者買個牌子專門開辟面向商務人群的子品牌,,形成跟紅米、小米兩大品牌的明顯區(qū)隔,,但是不知道為何雷軍還是堅持走小米品牌高端化這條路,,高情商的說法是愈挫愈勇,低情商的說法是一根筋,、不懂變通,。
總而言之,小米12S Ultra作為2022年的小米機皇,,對于小米的高端化之路來說,,也絕非是里程碑時刻的產(chǎn)品,依然還是雷軍固有邏輯的翻版,,小米想要在高端化上有一番作為,,還得認清自我、認清市場,,真正了解高端消費者到底想要什么手機,。

丁道師
一家手機企業(yè),,搭載了別人家的徠卡鏡頭,,鋪天蓋地的宣傳自己厲害,不臉紅嗎,?
?
?投入這么大的預算和精力,搞點自主研發(fā),不是更香嗎,?

山居一隅伴孤鶴
事實上,,除了小米,包括OPPO,、vivo,、榮耀等品牌同樣在瞄準手機高端市場這塊蛋糕,據(jù)Counterpoint發(fā)布的最新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OPPO,、vivo、蘋果分別以22%,、21%,、16%占據(jù)2021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三名,小米則以15%位居第四
笑看看
小米迷失了,,買小米的人有幾個沖著攝像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