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資巨頭大幅加倉中概互聯(lián)網股

文潔
看到一篇基金經理訪談,,這位基金經理管的資金大部分來自于海外投資人,,他除了分享現(xiàn)在的投資觀點外,更談到了他們是如何跟境外投資人講好中國故事的,。
今年很多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產生了很多質疑,,我覺得他應該挺難的。但他說,,如果大家只看頭條新聞,,會認為外資在系統(tǒng)性撤離中國,但他們進行了詳細研究后發(fā)現(xiàn),,從去年年中到今年一季度,,海外共同基金投中國的撤資比例只有2-4%,對中國的質疑很多,,真正用腳投票的很少,。這和我們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說明思考問題絕對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只看新聞記者的報道,,需要有系統(tǒng)性的、有深度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
如何跟海外投資人溝通呢,?這位基金經理說,要用西方的視角來講中國故事,。他談到兩點:
第一,、最好的宣傳是數字本身。比如他們跟這幾個月跟海外投資人溝通中國政府怎么應對疫情時,,舉了兩組數據,。2020年武漢疫情跟現(xiàn)在上海封城比,,無論是從工業(yè)生產總值還是社會零售額的角度,上海的負面作用都要小于武漢,。事實證明投資人還是相信了中國的長期投資前景,,也證明了他們的溝通方式和投資觀點是正確的。
另外,,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面,,危機的意思是是危中有機,如果是從歷史角度來考慮,,越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想一想光明的地方;同樣,,一片的大好的時候,,我們要想想潛在的風險。
因此,,他們3月份跟海外投資人開電話會議時,,就會談到中國哲學,談到中國的中庸之道,。大家擔心的事情并不會出現(xiàn),,只是媒體在推波助瀾。
第二,、有共情,。他說,你要跟投資者講,,我們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綠色,,如何改變普通人的生活,他會有感受,。你如果講房地產的數據,,海外投資人會覺得無感。越是具體的,、活生生的例子,,越有說服力和共情。
也就是說,,在跟不同政治體制,、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資人溝通時,如何求同存異,,“同”在哪里,?我認為“同”是基于人性的“大同”。人性對美好的事物,、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
看完他的這段采訪稿,我覺得我的感受有兩點,。
1,、海外投資人并沒有大規(guī)模撤離中國,而且數字也證明了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是凈流入的狀態(tài),。我們不要聽風就是雨,,要有過硬的數據基礎,要有自己的研究,。
2,、當我們在跟不同文化背景、政治體制背景的人溝通時,,聰明的方法是理解對方的文化,,擱置差異,強調共情,。

奧禿曼
如果對國際資本比較了解,,就可以知道,很多外資投資機構的持倉,,實際上一直都是動態(tài)變化的,,逢低買入,逢高拋出,,大家節(jié)奏都不太一樣,。
如今看上去很多外資都在爭相買入中概股,是否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互聯(lián)網行業(yè)整體性改觀,?我看不見的,。有買入的,就也有拋售的,,比如之前一向不停買入的芒格,,之前就不停地拋出讓自己賠了又賠的阿里股票。
雖然說最近幾個月國內互聯(lián)額監(jiān)管稍有放松,,該行業(yè)面臨的重大不確定性應該會開始減弱,,但是就像我們不能斷定之前國外投資者爭相賣出中概股是斷定中概股不可投資一樣,我們依然不能根據最近有一兩個機構的買入,,而就斷言外國投資者一下子對中國互聯(lián)網很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