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

譚浩俊
2月5日,任澤平在社交平臺建議:放寬收養(yǎng)和送養(yǎng)條件,;法定婚齡降到18歲,;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fā)輿論廣泛關注,。倒不是因為這些建議有什么新意和創(chuàng)意,而是因為又是任澤平提出的,。因為,,近一段時間以來,任澤平很是活躍,,先是與姚洋等幾位經濟學家提出所謂的放開經濟活動7條建議(也被稱作“馬后炮”建議),;緊接著炮轟寧德時代,引來一片質疑聲,;還覺得不過癮,,又與司馬南展開對罵,弄得網友莫名其妙?,F在,,又拋出將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的觀點,再次吸引眼球,。
雖然任澤平在建議中也提出了諸如給予有孩家庭購房補貼,;降低生育、養(yǎng)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會支持系統等建議,但是,,那些建議都是人云亦云,,提過的人多了去了。真正吸引眼球的,,自然是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因為,目前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而且是寫入《民法典》的,,該不會是想要修改《民法典》吧,。要知道,《民法典》可是頒布時間不長哦,。
退一步講,,就算《民法典》可以修改,法定結婚年齡可以調整,,可以把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歲,,那么,就能解決生育問題嗎,?就能讓人口保持穩(wěn)定增長嗎,?如果再沒有效果,是否要將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6歲,、14歲呢,?
顯然,結婚年齡不是問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生育成本過高、生活壓力加大,、就業(yè)歧視明顯等給年輕人帶來了生育恐懼,。這個問題不解決,就算把法定結婚年齡放得再低,,甚至取消法定結婚年齡限制,,不生的還是不生,人口增長放緩或下降,,還是改變不了,。
實際上,,作為經濟學家,,如果真的想對人口問題提點建議,就應當走進年輕人,對年輕人為什么不生育,,甚至不結婚的原因進行全面調查,,在此基礎上,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很顯然,,任澤平在這方面是存在明顯缺陷的。就像當年在恒大,,整整三年時間,、每年1500萬元的年薪,最終,,恒大出現這么大的風險,。要說任澤平一點責任沒有,論證也不信,。至少,,3年4500萬薪酬拿得心虧吧。就算許家印剛愎自用,,聽不見別人意見,,總得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哪怕丟掉恒大首席經濟學家和副總裁的頭銜,,也可以給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的,。遺憾的是,任澤平沒有能夠給輿論和公眾展示這方面的任何東西,,也就難免會讓人對其行為產生質疑了,。
而從此次法定結婚年齡的建議來看,任澤平做事,、想問題還是喜歡想當然的,,沒有經過深入的調查和思考,而是拍腦袋,。像法定結婚年齡這樣的事,,只有在充分了解年輕人的心理和想法后,才能提出真正有價值的建議,。這方面,,任澤平與梁建章也是有差距的。
困擾年輕人生育的難題很多,,最主要的還是生育成本,、生活壓力、就業(yè)歧視等,。對生育成本,,一些地方正在探索,,但是,與實際成本的差距還很大,,激勵作用遠遠不夠,。生活壓力則源于生育成本、住房,、醫(yī)療等的多重因素,,對年輕人的生育觀念影響很大,不愿生,、恐懼生的現象很嚴重,。而且,與生育成本等關系緊密,。至于就業(yè)歧視,,主要表現在年輕媽媽們身上。一旦生育,,就有可能丟掉眼前的工作,。特別是薪酬待遇較好的女性,當然不會因為生育而丟掉工作,。如何從制度和法律層面規(guī)范,,也是生育能否回到正常軌道的重要內容。
而所有這一切,,與法定結婚年齡是否調整沒有任何關系,。法定結婚年齡下調,只能讓符合結婚年齡條件的人群數量增多,,而不是結婚者,、生育者增多。會不會結婚,,結婚后是否會生育,,則與下調年齡關系不大。特別是18歲的年輕人,,大多在上學,,或大學,或中學,,都還是純粹的消費者,,而不是掙錢者。那么,,他們結了婚,、生了娃后,誰來撫養(yǎng)呢,?如此,,豈不是要父母繼續(xù)為兒女的兒女承擔養(yǎng)育義務,,等于又多了一個兒女。這樣的建言,,顯然不是促進人口增長,,而是制造社會更多不公平,,甚至不安定因素,,決不能采納。

引領Manuel
任老師這幾年依然保持著語出驚人的風格,,繼續(xù)活躍在全民流量的熱潮中,,如今的獨立經濟學蟄、教獸,、磚家為了生計為了養(yǎng)家糊口,,要么淪為權力資本的話筒,要么淪為流量下的學術明星,,本質上跟混跡娛樂圈沒有什么區(qū)別,,經濟學的門檻還是太低,誰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闡述自己的觀點,,仿佛都能做到看似合乎情理邏輯自洽,,而經濟學如果真正獨立客觀,不涉及到任何政治和資本利益,,也不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那么最高境界則是通盤考慮,實現經世濟民為己任,,這么多學蟄,、磚家、教獸又有多少真正敢于挑戰(zhàn)現有規(guī)則和秩序,,真正的關心下一代,,關心社會人口問題的癥結在何處?全民流量下的簡單粗暴式的建議這些年已經司空見慣,,而又有多少敢于對社會保障問題,、醫(yī)療養(yǎng)老問題,年輕人就業(yè)率問題,,年輕一代收入和住房婚后的子女哺育教育費用,,年輕人的勞動權益問題,答案是幾乎沒有,,基本上沒有,,因為這些問題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和奶酪,而這每個問題要真正解決,,都需要長期不懈的實施舉措,,并且短期內見不到太好的效果,,所以就是網上各種議論爭議的簡單粗暴,抱得是急功近利短平快的思想…

山居一隅伴孤鶴
為了人口出生率而提議降低婚齡,,其實并不是任澤平的首創(chuàng),。之前很多人口學家就做過這個提議,包括梁建章也提出過壓縮年輕人上學所占用的時間,,以便大家可以早點畢業(yè)結婚生子,。這樣提議看起來是沒有什么問題,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著這些專家們一個個為了催生而絞盡腦汁,,不僅為了催生提議大家少上學,還希望將法定婚齡降到越早越好,,似乎年輕人生而為人,,最大的責任就是為國家生孩子,自己的前途和幸福都不重要,。這種觀感十分讓人不適,。

青春不悔
支持

觀星
看到這個論調再加上之前對大學教育的批判以及所謂的教育體系522改制和升考大學制提升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可惜清晰的看見一條所有專家都能清晰觸摸擺弄但不愿公示的脈絡,。然在這條脈絡中的無論東亞制還是英美制或是德意制,都在探索民權民知與民力的關系,。然卻系統性忽視了興趣愛好求知與教育的關系,,當所有人認為知識接觸面越大越少結婚這個外在表象而忽視環(huán)境制約因素時,總有人借以所謂的衣衫襤褸之時仍舊繁衍生息以對,,然卻選擇性忽視了信念,、環(huán)境、愚昧之間的關系妄圖將反對者引入愚昧的矛盾中以激化不同年齡層結構的對立,,當人與天地的矛盾轉入人與人的矛盾關系中,,便不會存在真正的勝利。而年齡層結構的矛盾沖突來自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認知選擇問題,,一如新階級一書對理想社會的警惕,,如何調和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沖突,不了解就去了解,,知己知彼方能言之有物,,屠龍者終成惡龍的故事不會停歇,大國寡民,,道德經設想雖好,,然終極的追求終會選擇走在終極的撕扯之中……

Ray Zhu
標題如此,似乎是為了引起關注和話題熱議,但細看原文,,降低法定年齡只是其中排序靠后的一個建議舉措,。任表述的更重要的是提高土地供給、建立友好的生育支持系統,,這些確實也更為關鍵,。

Atom
這跟降到多少歲有關系嗎,?

張學峰
放低婚齡是無奈之舉,,不可輕易改動。年輕人首先是學習和創(chuàng)業(yè),,要鍛煉和養(yǎng)成身體,,而不是生育工具,。隨著我國市場環(huán)境的成熟,,低生育率問題肯定會得到改善。而且我國現在人口超過 14 億,,人口負增長未必是壞事,。當人口減少到某個程度,人口與資源環(huán)境的緊張關系得以根本緩解,,那時生育率會恢復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是一個長期過程,。

希望
對人口增長肯定有效果,。

FelixFugh
看到標題就知道評論區(qū)要炸鍋了。之前開玩笑常說,,如果回到結婚就會分房子的年代,,不光結婚率就連生育率都會有很大改觀。鄰國的朝鮮人民好像還保留著這樣待遇,,雖然物質生活方面落后,,但人家多了一套房子呀lol

王磊Sans Wang
任澤平這個建議的初衷和目標其實是很不錯的,。
1.降低結婚年齡其實是全球大勢所趨,,特別在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快,人口眾多,,發(fā)展不平衡的國家,。降低結婚年齡、降低結婚門檻其實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社會進步的表現,。
這個觀點值得重視,。
2.但是,還是有一些道德和倫理的沖擊,,希望這個社會的整個輿論做正向的引導,,推動我們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發(fā)展和壯大。

劉梓桐商者無域
他們總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但從來沒有人知道生活在普通線上的人是怎么思考問題的,!一個普通家庭,結婚的壓力是超級大的,,房子,、車子、彩禮,,知道對一個普通家庭是什么概念嗎,?不是說結婚就一定會有孩子,離婚率高是因為什么,?這個數據背后的含義有人公布過嗎,?拍腦袋發(fā)言,沒有基層的經歷,,別瞎指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