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23年致股東信發(fā)布

蘭香
巴菲特2023年致股東公開信中,,讓我最受觸動的是他一如既往毫不動搖地“唱多美國”,。首先,在回顧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立之初面臨的挑戰(zhàn)時,,他提到國民保險(National Indemity)于1967年成立,,伯克希爾將資源轉向保險和其他非紡織業(yè)務,就這樣開始了通往2023年的旅程,,“這是一條坎坷的道路,,涉及到我們所有者不斷的儲蓄(即通過他們的留存收益)、復利的力量,、避免重大錯誤,,以及最重要的‘美國順風’(American Tailwind)。如果沒有伯克希爾哈撒韋,,美國本可以做得很好,。反之,則并非如此,?!?br />
“美國順風”一詞,道出了巴菲特的核心投資邏輯,。然后他在“一些關于聯(lián)邦稅的令人震驚的事實”這一小節(jié)中又指出:在截至2021年的十年中,,美國財政部收到了約32.3萬億美元的稅收,而支出了43.9萬億美元……財政部通過個人所得稅(48%),、社會保障和相關收入(34.5%),、企業(yè)所得稅支付(8.5%)和各種較小的稅目獲得了32萬億美元的收入。而在這十年中,,伯克希爾公司通過企業(yè)所得稅繳納的稅款為320億美元,,幾乎是財政部所有收入的千分之一?!霸诓讼?,我們希望并有望在未來十年繳納更多的稅款。我們對這個國家的虧欠絲毫不減:美國的活力對伯克希爾取得的任何成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伯克希爾永遠都需要這種貢獻,。我們依靠的是美國順風,,雖然它有時會停滯不前,,但它的推動力總是會回來的?!薄⒁?,這是他第二次提到“美國順風”。
似乎還嫌不夠,,緊接著這段之后他還說了一段話:“我從事投資已經(jīng)80年了,,超過了美國歷史的三分之一。盡管我們的公民有自我批評和自我懷疑的傾向——甚至可以說是狂熱——但我還沒有看到什么時候有理由長期做空美國,。如果這封信的讀者在將來會有不同的體驗,,對此我將深表懷疑?!?br />
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尋求安立,?“黑天鵝”之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曾提出這個問題,而巴菲特對“唱多美國”的一以貫之,,或許給了一個最好的答案,。在全球都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投資者是否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fā),?

譚浩俊
巴菲特的股東信,,道理淺顯但真正讀懂者寥寥。
在今年的信中,,巴菲特說,,“我已經(jīng)投資80年了,比我們國家(美國)壽命的三分之一還長,?!?“查理和我選擇的不是股票,我們選擇的是公司,?!?“請?zhí)貏e注意,我們持有公開交易的股票是基于我們對其長期經(jīng)營業(yè)績的預期,,并不是因為我們把它們看作是短期買賣的工具,,這一點很關鍵?!?br />
這些話,,概括起來說,就是一位有80年投資經(jīng)驗的長者,,在投資時,,只選擇有長期經(jīng)營業(yè)績預期的公司,而不是股票。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淺顯到絕大多數(shù)股民都能非常準確地理解,,也能非常準確地明白所講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夠讀懂并較好運用于自己的投資之中的,,卻是寥寥無幾。因為,,能夠像巴菲特一樣想到這樣的問題,、看到這樣的方式者隨處可見,而能像巴菲特這樣在實踐中運用的,,就實在很難找了。否則,,世界上就絕對不會只有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午餐也不會價格那么昂貴。
很顯然,,這是與投資者的心態(tài)密不可分的,,也是與投資者的預期密不可分的。凡是追求“一夜暴富”者,,都不可能成為巴菲特,。要想成為巴菲特,就必須徹底打消“一夜暴富”的念頭,。而從股民的情況來看,,真正想賺“小錢”、“慢錢”,、“長久錢”的,,實在是少得可憐。更多的都是寄希望于“一夜暴富”,,至少能夠天天有高收益,。從這個角度來講,長春那位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買過長春高新股票,,后來因為想銷戶而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賺了數(shù)百萬的投資者,,倒更具巴菲特潛質。只是,,她根本不會炒股,。不會炒股而能夠賺錢,在股市反倒成了亮眼者,。
這不奇怪,,還是心態(tài)。就像買彩票一樣,長年累月,、一心一意買彩票者,,很少有中大獎的,難得買一次,,卻意外中獎者,,則不在個別。這不是造物弄人,,而是無心插柳,。投資股票也是一樣,你追著股票去買,,這個漲了,,跟風買,那個跌了,,跟風拋,,結果,辛苦一年,,一無所獲不說,,還要賠掉很多。只有像巴菲特一樣,,選好了公司,,就“忘記”這件事,幾年之后一看,,賺大發(fā)了,,于是,拋掉這只股票,,重新選擇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
也可以這樣說,這些道理,,是巴菲特80年的投資經(jīng)歷總結出來的,,也是巴菲特旗下公司財富積累過程中的成功經(jīng)驗。能夠從巴菲特的這些經(jīng)驗中學到一些皮毛的,,如今也都成了富人,。怕就怕那些自以為讀懂了巴菲特所講的道理,就是不按照這樣的道理去做,,只想著發(fā)財,,甚至自成一派,讓別人來學習自己的,,往往是一事無成,,且會輸?shù)脙A家蕩產(chǎn),、負債累累。
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業(yè)內(nèi)人士中,,特別是掛著某某“首席”者,講巴菲特投資經(jīng)驗,、投資道理,、投資方法時滔滔不絕,大有巴菲特真身的感覺,,卻又在很多場合,,建議投資者投哪只哪只股票,而不是哪家哪家公司,,認為某只股票現(xiàn)在漲勢很好,,不能錯過。我們不禁要問,,巴菲特的道理,,“首席們”真的聽懂了嗎?難道都喜歡言行不一嗎,?有些股票的上漲,明明是炒作形成的,,憑什么要推薦給投資者呢,?其用心何在呢?
不把股票“看作短期買賣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價值投資的真諦。但凡把股票當作短期投資的工具,,就不可能是價值投資,,而是投機。為什么管理層要嚴打炒作,、嚴控信息泄漏,、嚴查數(shù)據(jù)造假,說到底,,就是要讓投資者把關注點放在“公司”上,,而不是股票。股票只是一個符號,,公司才是內(nèi)核,,沒有公司的內(nèi)核,股票的符號就失去了投資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這才是巴菲特投資經(jīng)歷和投資經(jīng)驗最值得關注與重視的方面,,而業(yè)內(nèi)人士、特別是“首席們”在向投資者灌輸投資知識時,,最好不要把推薦股票放在主要位置,,這不僅不符合證券法規(guī),也會誤導投資者,,更會傷害價值投資理念的確立,。巴菲特和芒格是價值投資最典型的代表,也是價值投資最堅定的守護者,,他們竭力反對虛擬貨幣,,他們執(zhí)著于投資制造企業(yè),也充分說明他們對價值投資的堅守,。而正是長期堅持價值投資,,也讓自己旗下的公司不斷升值,給股東的回報不斷增加,,?1964-2022?年伯克希爾的市值增長率達到驚人的?3787464?%,,也就是近3.79萬倍,就是最好的例證,,也是別人無法反駁的理由,。

回斌
從巴菲特的這封股東信中,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業(yè)績:在過去一年美聯(lián)儲不斷加息,,各個金融機構業(yè)績都比較差的情況下,,伯克希爾卻獲得了4%的正收益。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shù),。所以可能也只有巴菲特可以說“過去的一年是美好的一年”,。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雖然前幾年開始,,投資市場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質疑頗多,,但是巴菲特及其公司依然平穩(wěn)度過了復雜的經(jīng)濟周期,驗證了其投資眼光依然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