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現(xiàn)“批量”清退,,博士生為何難畢業(yè)
2020-09-03 13:30
小號
默認
大號
近日,,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告清退33名未聯(lián)系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學時間長達15年,;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師范大學對125名超過學校規(guī)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yè)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
自2019年以來,,國內多所大學對包括博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念起“緊箍咒”。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 | 相關閱讀(第一財經)
自2019年以來,,國內多所大學對包括博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念起“緊箍咒”。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 | 相關閱讀(第一財經)
39

陳CC
先有擴招,,后來清退,學術界的種種變化說到底,,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先是就業(yè)市場不景氣,,擴招政策一出,引得學生們紛紛以深造為緩沖,,而非真正有意科研,。而研究生的人數一多,期刊還是那些,,在我國“重論文”的體制下僧多粥少,,畢業(yè)難度自然水漲船高。不僅如此,,為了畢業(yè)而“灌水”的狀況也越發(fā)普遍,。甚至催生了“賴著十幾年”的博士占著資源毫無作為,這樣的清退也合情合理,。
然而另一方面,,那些真正有意科研的人,讀博之路也并非通向學術殿堂的康莊大道:課題的難度,,畢業(yè)年限下的緊張,,還有很多導師水平不夠、毫無作為,,甚至壓榨學生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博士生面臨著外界和心理上的重重壓力?!扒逋瞬┦可钡臅r候也應該考慮這些問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58

李廣琛
博士生被“批量”清退,,難免會引發(fā)全社會對博士招生和培養(yǎng)過程的疑問,。其實,博士培養(yǎng)的定位跟本科生和碩士生都不同,,那就是為人類知識的進步做出邊際上的貢獻,,而這需要窮經皓首長時間的積累,,并且知識上的創(chuàng)新也面臨失敗的風險,,特別是對于生物醫(yī)藥領域的博士生來說,實驗周期已經很長,。
的確隨著博士生的擴招,,發(fā)表學術論文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同學們難免面臨著短平快發(fā)表和長期研究之間的平衡取舍,,對博士生的培養(yǎng)機制也有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