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又賣爆了

楊波
小米從手機跨界汽車的最大軟肋
1,、華為手機王者歸來之后,,小米手機銷量不降反增,這對于小米基本盤的3C業(yè)務無疑是巨大的利好,,但是作為第二曲線的汽車業(yè)務,,在定價這個不確定性之外,其實還有個外界普遍忽視的極大軟肋,,那就是電池成本,也就是最核心供應鏈上的受制于人,,這是跟手機完全不同的兩個邏輯,。
2、首先,,小米手機從誕生之初,,就與高通這家公司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換而言之,,小米和高通是盟友關系,,高情商的說法,雙方是互惠互利的長期戰(zhàn)略合作關系,,因此,, 每年高通新一代的驍龍芯片面世,小米幾乎都是第一波吃到最新芯片紅利的品牌,,這個關系懂的人自然懂,。
3、當然,,對于米粉而言,,幾乎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層關系,就像這次小米官宣創(chuàng)紀錄銷量的K70機型,,主打的兩款機器都是驍龍2024年和2023年的主力芯片,,也就是驍龍8 gen3和驍龍8 gen2,這樣的待遇,,其他的品牌是很難享受到的,,即使是愿意花同樣的成本,高通也未必愿意供貨,。
4,、從成本和技術含量來說,芯片是手機最核心的配件,,那么在汽車上呢,,最核心的配件換成了電池,基本上占據(jù)了一輛整車成本的接近五成,,換句話說,,一輛售價20萬元的小米汽車,,接近10萬元的成本就在電池上,而國內的汽車動力電池最大玩家是寧德時代,,寧王愿意給小米類似于高通那樣的超級VIP客戶待遇嗎,,筆者認為很困難,或許說不現(xiàn)實,。
5,、正如蔚來李斌剛剛試駕自家的號稱一千公里續(xù)航的新款車型,電池成本就高達30萬元,,按照45萬元的定價來說,,那么成本就達到了近七成,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米汽車首發(fā)或許是看定價,,但要持續(xù)賣車的話,寧王等動力電池大玩家的態(tài)度如何,,才是最關鍵的因素,,也是小米汽車的最大軟肋。
6,、從成本維度看考量,,車用鋰電池的成本壓力和供應鏈管理,其難度遠大于手機行業(yè),,甚至可以稱之為勝負手,,沒有之一,當然,,國內鋰電池的競爭也頗為激烈,,小米可以玩合縱連橫的把戲,但是對于一家銷量在50萬輛以內的造車玩家來說,,當鋰電池價格已經(jīng)從低谷反彈,,其議價空間有多少,是值得懷疑的,。
7,、當然,包括高通車載CPU在內的3C芯片,,對于小米汽車也頗為重要,,但其重要性還是遠遠不如鋰電池的成本控制,樂觀地說,,既然雷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造車這條新賽道,,那么對于供應鏈管理應該有一定的提前準備。
8,、一個看點是,,在即將舉行的小米汽車首車發(fā)布會上,,除了那些技術參數(shù)之外,可以多關注下被小米邀請到現(xiàn)場站臺的核心供應鏈企業(yè),,相信高通會是其中之一,,那么汽車動力電池哪家廠商會為小米汽車站臺呢,這就留下了一個很有趣的懸念,,如果是寧王當然是最好,,假如不是寧王,那就有好戲看了,。
9,、最后,汽車智能化所帶來的的供應鏈趨同的大趨勢,,確實是小米必須造車的重要原因,未來小米手機的很多3C供應鏈可以直接擴展到汽車平臺上,,這也是小米汽車有信心搞定核心配件廠商的信心所在,,最后,祝小米汽車好運吧,。

何葦航
不管小米汽車研發(fā)進展如何,,是否泄密,畢竟對小米來講,,智能手機才是其當下最為成熟的主營業(yè)務,。不過其紅米手機如此暢銷,還是頗為讓人意外的,。畢竟現(xiàn)在全球電子消費市場都陷入了長期性的萎靡狀態(tài)中,,就連蘋果今年在中國都賣不動了,而小米在國內一直擺脫不了“低端手機”的產品形象,,不過有可能,,在當下經(jīng)濟下行階段,消費者更加重視性價比,,小米手機這種更具性價比的智能手機自然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