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檔期”太滿,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再延期
據CBS新聞報道,,NASA和SpaceX原定于10月23日執(zhí)行Crew-1發(fā)射任務,。至于推遲原因,主要還是為了能夠“喘口氣”,。在龍飛船Crew-1任務開始之前,,空間站任務“檔期”太滿。 | 相關閱讀(澎湃新聞)

東木
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后,,美國面臨一個棘手問題:NASA的宇航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飛往國際空間站呢,?后來NASA與俄羅斯達成了一項協議,NASA宇航員可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從此,,NASA也體驗到了受制于人是什么感覺,聯盟飛船載人返回艙非常擁擠,,每次只能搭載3名宇航員,。所以,美國重振太空的策略之一就是要從頭到尾打造可往返于國際空間站的載人飛船,!
在Crew-1任務之前,,SpaceX的Demo-2載人發(fā)射任務已經取得歷史性成功。隨著兩名宇航員順利返回地球,,Demo-2任務圓滿結束。龍飛船的成功一方面將刺激私營企業(yè)對航天產業(yè)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將幫助美國擺脫對俄羅斯載人飛船的依賴,。從歷史的眼光看龍飛船的成就,我覺得可以作為人類航天史的一個里程碑:真正從商業(yè)公司角度實現載人航天任務,。這將開啟新的商業(yè)航天時代,,馬斯克曾豪言,在不久的未來,,把人送上火星,。由此看來,未來可期,。

陳CC
還記得去年3月龍飛船首飛時候的光景,,可以說是值得載入人類航天史冊的壯舉。盡管“太空旅行”對普通人來說還是有些遙不可及,,但馬斯克的意義也許就在于讓更多企業(yè)家有意進軍這一行業(yè),,例如他現在已然有了競爭對手,但這也是讓市場的力量來推動這項全人類的事業(yè),。
SpaceX的層出不窮的黑科技屢屢讓人驚嘆不已,,更是獲得了NASA拋出的橄欖枝。其實航空業(yè)聽起來“高大上” 內部也面臨很多困境,。尤其是這項事業(yè)耗資巨大,,投入產出比極不穩(wěn)定,,冷戰(zhàn)時期“航天競賽”拖垮蘇聯也一直是歷史的教訓。但是SpaceX的意義也在于此,,在研發(fā)過程中本著“省錢”原則,,自由度也比NASA更大,也就更容易激發(fā)出一些技術或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還能解決從航天飛機到飛船這一宇航員的搭載工具轉變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為這一有些滯脹的行業(yè)注入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