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配送能否拯救系統(tǒng)中的騎手,?
2020-11-26 22:00
小號
默認
大號
“末端物流配送”這一賽道,,幾年前就靠著京東、美團無人配送小車的一波波信息攻勢,,成為資本口中“自動駕駛落地最快的場景之一”,。
時間臨近2020年末,一方面外賣,、快遞騎手久困于日益壓縮時間的系統(tǒng)里,,另一方面,阿里小蠻驢在雙十一期間達成準點率97%的3萬件包裹配送,;美團公布3年1000輛無人配送車的布局規(guī)劃,,還有廣州車展之際美國Nuro、中國智行者完成新一輪融資的消息,,讓行業(yè)看到了自動駕駛在商用車物流領域率先落地的曙光,。 | 相關閱讀(36氪)
時間臨近2020年末,一方面外賣,、快遞騎手久困于日益壓縮時間的系統(tǒng)里,,另一方面,阿里小蠻驢在雙十一期間達成準點率97%的3萬件包裹配送,;美團公布3年1000輛無人配送車的布局規(guī)劃,,還有廣州車展之際美國Nuro、中國智行者完成新一輪融資的消息,,讓行業(yè)看到了自動駕駛在商用車物流領域率先落地的曙光,。 | 相關閱讀(36氪)
48

上官周冬
財經(jīng)觀察員
目前來看,,無人配送比較適合一些大型企業(yè),,學校和事業(yè)單位等具有相對封閉和簡單交通環(huán)境的機構,用來解決最后一公里甚至更近距離的配送,。目前,,大量的末端配送仍需要快遞員與客戶溝通和協(xié)調配送時間,并將包裹搬運上樓等,,不用人工很難解決,。
而在公共交通系統(tǒng)中,無人配送設備上路短期看幾無可能,,即使是高速無人駕駛汽車仍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大規(guī)模應用,。無人配送設備從法律上屬于"非機動車"還是"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責任如何劃分?這樣的法律問題較為復雜,短時間難有定論,。目前中國人工配送的成本仍然較低,,快遞企業(yè)部署無人配送設備的積極性也不高。
19

槍叔
靠近夢想,,接近小目標
自動駕駛熱潮這幾年,,涌入這一領域的造車勢力在不同程度上大失所望,無人駕駛所面臨的技術法律和倫理問題之復雜,,直接制約了其發(fā)展,。不過無人貨車和無人配送倒是一個頗有前景的場景。物流產(chǎn)業(yè)也早已經(jīng)在貨倉里使用自動駕駛來做分揀和運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