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拉舍特當選基民盟新任黨主席,,能否成默克爾接班人,?
但有分析指出,,拉舍特是否愿意或是否能成功當選下一屆德國總理,,還有待觀察,。 | 相關閱讀(澎湃)

繁弱忘歸
拉舍特被視為是默克爾“中間道路”的繼承者,他在競選當中采取的路線也是作為“中間派”,,反對黨內的兩極分化以及社會的分裂,。當然目前擔任德國人口最多的聯(lián)邦州——北威斯州長的他也是在治理執(zhí)政方面經驗最為豐富的一位。
拉舍特對自己的評價是“審慎而中肯”,,“為人親和且不會背棄他人”,。他主張社會團結、和平,,崇尚社會福利市場經濟體制,,也是本次候選人中唯一贏得過選舉(州議會選舉),,并且擁有實際執(zhí)政經驗的參選者。
拉舍特幾天前說的這句話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一個能在擁有1800萬人口的聯(lián)邦州成功執(zhí)政的州長,,也可以擔當總理之職,。”

胡喜
拉舍特的勝選,,是基民盟黨內自由派和中間派的勝利,,這一選舉結果,意味著默克爾執(zhí)行的中間,、溫和路線在基民盟黨內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可,,因為拉舍特被認為是默克爾的堅定盟友,即便是默克爾開放邊境迎接難民的政策招致強烈批評時,,拉舍特也在為其辯護,。但是他本人并不認為自己只是默克爾政策的執(zhí)行者或追隨者。
成為基民盟主席,,只是拉舍特成為德國總理的第一步,,身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他的行政經驗讓他的這一訴求具有極高的正當性,,但關鍵一步是,,能否成為基民盟與其姊妹黨基社盟的聯(lián)合總理候選人。
而基社盟主席馬庫斯·澤德現(xiàn)在是巴伐利亞州州長,,這表示他在競爭兩黨總理聯(lián)合候選人時,,并沒有明顯劣勢,而現(xiàn)在輿論認為,,澤德也的確對這一選擇,,非常感興趣。在這一背景下,,今年3月的兩場地區(qū)選舉將會影響拉舍特與基民盟的政治前景,,目前在巴登-符騰堡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基民盟的民調表現(xiàn)都不錯,,但是拉舍特出任主席后,,如果基民盟在這兩個州的得票數出現(xiàn)波動,那么他很可能不得不向澤德作出讓步,。
作為歐盟的實際領導者,,德國的政治走向,除了影響其對華政策,,事實上也會影響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默克爾被公認為是對華保持溫和政策的歐洲領導人,盡管在其任期結束前,,也表現(xiàn)出一些強硬之處,,但總體來說,,仍舊是積極的和建設性的。2020年底中歐雙邊投資協(xié)定談判的完成,,默克爾支持顯而易見,。后默克爾時代,德國將會引領歐盟如何向前走,,以及將會構建什么樣的中歐關系,,都值得期待,也必須嚴肅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