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公司回應來了

楊波
美團成反壟斷下一個目標:
1,、美團這次成為阿里之后的下一個反壟斷目標,并沒有超出市場預期,,此前股價就已經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關鍵點在于,調查時間會有多長,、罰金會多高、對美團業(yè)務的實際影響有多大,?
2,、根據阿里案的調查時間,對美團的調查時間預計在3-4個月內,,從之前兩個法院的判例來看,,事實認定和證據搜集都相對容易,不過考慮到電商平臺是一個中心,,而美團是地推的模式,,也有可能時間拉長到半年甚至更久,時間越長,,對美團越不利,。
3、罰金計算,,營業(yè)額比例3%-5%的概率比較大,,2020年美團外賣業(yè)務的收入是662.7億元,占比57.7%,,預計罰金是20億-30億,,對于要融資100億美元(660億人民幣)的美團來說,財務上的實質影響不大,。但是假如罰金超過5%,,那就是說明態(tài)度和性質的嚴重性了,不只是財務上的影響,,對于美團的業(yè)務會有很大影響,。
4,、最大的潛在利空,還是對于美團實質性的業(yè)務影響,,因為外賣就兩個玩家,,美團跟餓了么,餓了么后面是不差錢的阿里,,外賣市場一直被死死壓制的餓了么,,就有了一個反撲的機會,而對于美團的社區(qū)團購等新興業(yè)務,,會不會因為這次的反壟斷調查而放慢擴展步伐,,甚至于胎死腹中,這才是最大的潛在影響,。
5,、美團之后肯定還有下一個,最大的可能性,,不是滴滴就是騰訊,,阿里是互聯網老二,美團是互聯網老三,,滴滴是網約車市場實質上的壟斷者,,騰訊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這一刀誰都躲不過,。
6,、從規(guī)范互聯網競爭的角度,反壟斷是好事,,而且從之前的判例來看,,也都是有理有據有節(jié),但是還是要防范一點,,在雙寡頭的市場,,比如外賣,假如對美團下重手,,會不會變現幫了餓了么一把,,會不會讓本來讓市場說了算的行業(yè)競爭,變成大家都去找“關系”,,這對于互聯網行業(yè)來說,,恐怕會是災難性的,畢竟中國互聯網成長到今天,,主要還是靠市場競爭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在于糾偏。

鄒佳銘
平臺經濟這些年的狂奔突進,一方面得益于全新市場所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監(jiān)管對這一新事物的慎審態(tài)度,。
但是,當它發(fā)展成各行業(yè)的巨無霸,,市場空間接近瓶頸,,且實際成為各國類似鐵路、通訊的基礎設施時,,對它的強監(jiān)管不僅是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一國經濟和社會安全的需要,這就意味著平臺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市場和法律環(huán)境,,以前的打法就行不通了,。
對于美團這樣的平臺企業(yè),它的社會價值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回歸本質,,為平臺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設施,助力國家管理生態(tài)內的運營主體,,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是利用其壟斷地位壓榨中小企業(yè)的利潤,成為生態(tài)的破壞者,,這就是反壟斷的糾偏作用,,也是美團回應背后的認知。

逆旅中的行人
“二選一”問題是反壟斷最關注的問題,,也是市場管理中最忌憚的問題,因為一旦一家公司涉及“二選一”這就說明市場上已經就剩兩三家競爭者了,。反壟斷會議之后,,美團還發(fā)了承諾書,態(tài)度算是很好了,,但依舊被下手,,不知是市場積怨已深,還是口頭承諾死不悔改,。
其實目前市場上所謂的完全壟斷已經有苗頭了,。比如騰訊,無論怎么嚴打,,只需表示配合就好,,因為市場除此之外別無選擇,短時間內也幾乎不可能扶持出能與之相抗衡的對手,。要在這之前嚴打“二選一”等行為控住場,,否則等到市場上剩一棵獨苗就麻煩了,到時候政府所面臨的壓力,以及出手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影響力將會加倍,。
阿里和美團之后必然還會有下一個,反壟斷時期賺的錢,對于各位巨頭來說,,將變得幸福而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