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希望能給所有期望改變世界的人一些幫助,。這些人主要是眾多高等學府里的莘莘學子,也可能活躍在類似谷歌的企業(yè)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我們身處一個科技潛力看來永無止境的時代,,所以很多人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也就不算意外了。事實是,,很少有人會實現(xiàn)雄心壯志,,那么成功的人有什么秘笈呢,?
過去八年,我寫了十位真正改變世界的人,,無論用什么標準評判,,他們確實改變了世界,而且影響不僅停留在他們生活的時代,,一直影響至今,。這些人物不單單是偉大的思想家,還得是實干家——他們親身推動文明步入更高層次,,引領(lǐng)人類邁進全新的紀元,。
最初著手研究這十位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和所處的年代時,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有什么共同點,。畢竟,,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獲得成就的領(lǐng)域也各不相同,。當我完成研究開始動筆時才想起要問:“如果把這十人視作一個群體能觀察出什么,?他們是如何獲得成就的?”
我得出了三大結(jié)論,。
其一,,用哲學家以賽亞·柏林的著名劃分法來看,這十位全是“刺猬”型人,,都不是“狐貍”型人,。刺猬型人只知道一件大事且只做這件事,從病理學角度看,,這類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一元價值,。狐貍型人則追求多個目標,但都淺嘗輒止,。刺猬型人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法國政治經(jīng)濟學家讓·莫內(nèi),。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20歲出頭的莫內(nèi)沉迷于拉近歐洲國家之間的關(guān)系,,他一直做各種嘗試,,一直到1951年創(chuàng)立歐盟的前身——歐洲煤鋼共同體。同樣地,,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也是這類人,。他認為大西洋兩岸傳送電報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全球通信工程,所以在二十多年時間里心無旁騖地努力,,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直到實現(xiàn)目標,。

其二,,以我對這十人成就的了解,,他們并沒有改變了歷史長河的流向,只是加快了歷史的進程,。他們的成功也要感謝所處環(huán)境存在機遇,,他們只是比其他同行更迅速把握了機遇,,也利用得更充分,。換言之,他們成為英雄是需要一些特殊客觀條件的,。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是一例,。她是一位具備高超技巧的政治家,有能力主導激進的社會變革,。但讓她之所以推進得順風順水,,是因為此前十年英國政策全盤失敗,經(jīng)濟瀕臨崩潰,,政府已經(jīng)無法有效治理國家,,在那種情況下,民眾亟需,、也愿意接受大刀闊斧的改革,。
其三,雖然我研究的十位人物都做出了巨大的社會貢獻,,讓原本溝通不暢的社會關(guān)系變得緊密,,可那并非是他們的初衷。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全球化,,想的都是別的事情,,比如個人權(quán)力、積累財富,、維護確保個人地位等,。每個人面前都是一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主持修建船只,,組織船隊,采用最先進的航海技術(shù),,讓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探險者最終能抵達亞洲和美洲,,由此成為歐洲航海探險之父。雖然亨利王子自稱航海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但彼時葡萄牙王室窮困潦倒,,國王的第三子亨利更主要的目的是找新辦法賺錢并提高聲譽。18世紀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chuàng)始人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出身于歐洲最受壓迫的猶太人貧民窟,。但后來他和五個兒子一起創(chuàng)立了當時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私人銀行,,還一手締造了全球債券市場。盡管如此,,我懷疑他們有沒有考慮過讓世界更和平,、更相互融合。他們只不過想發(fā)家致富,。
因此,,總結(jié)成功人士經(jīng)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道理:假如要尋找真正會改變世界的人,要警惕那些雖然很努力,,但精力十分分散的人,;不要輕信那些自稱在創(chuàng)造歷史、而沒有跟隨歷史潮流而動的人,;也不要相信那些過于理想主義的人,,哪怕再虔誠也不行。這些人可能小有成就,,但很難成為真正引領(lǐng)變革的領(lǐng)導者,。(財富中文網(wǎng))
作者杰弗瑞.E.加藤系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著有《從絲綢到硅谷:以十段非同尋常的人生道路講述全球化》一書(將于今年3月出版),。
譯者:Pessy
校對: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