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分工:從蘋果陷阱,,到特斯拉幻影》描述了中國制造與高端價值的距離。落入陷阱不可怕,,只怕甘于退化為坐井觀天的物種,。特斯拉幻影也無懼,只要不陶醉于水中月鏡中花,。 需要認清供應鏈與價值鏈背后的核心驅動要素,,才可能找到走出陷阱的實干之路。
蘋果陷阱或Tesla幻影,,都在重復上個時代就已經被 Dell,,Sony及 BMW 等證明的全球化產業(yè)分工及供應鏈重組帶來的價值聯(lián)動。 其底層的核心邏輯是: 價值鏈的地位爭奪靠腦動力(智力總量),, 供應鏈的地域搶奪靠勞動力總量與自然資源的忍耐力,。

“勞心者治人”, 掌握智力優(yōu)勢的企業(yè)在價值鏈條上無可撼動,, 高通/Intel/ARM之于芯片,, 蘋果之于鴻海等。 而且智力要素的優(yōu)勢還貫徹到了高端生產工具(特斯拉特供的壓鑄機)。在高端制造領域,, 中國的優(yōu)勢就是便宜且容易管理的產線工人 (勞動力),,產品設計和產線設計以及管理流程的智力要素被霸主壟斷。制造領域的智力濃縮環(huán)節(jié)(CPU,, 電池,,生物藥),幾乎都是被制造業(yè)強國把控,,所以中國才會提出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奮斗,。落入供應鏈陷阱之后的掙扎奮進有幾種常見模式。
1: 橫向整合: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原意是皇帝的賞罰都是對于臣子的恩賜,,而在供應鏈上也是如此。 在供應鏈上承重最大但是獲得價值最少的被壓迫者,, 多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智力要素挑戰(zhàn)價值鏈頂端的霸主, 于是往往只能“內卷”比拼同樣被壓扁的同行,, 爭取做到細分領域的“狀元”從而得到滿足感,。例如, 立迅精密無法挑戰(zhàn)蘋果的價值分配地位,,只能做細分領域的第一,,在蘋果樹的鏈條上開花結果。
2:垂直下沉: 在汽車領域的神車五菱,, 始終處在汽車價值鏈條的底部,。它的突圍創(chuàng)新動作是推出了五菱宏光MiniEV 微型電動車, 單價4萬元左右,。 在智力要素上無法向上挑戰(zhàn)豐田或Tesla,,于是瞄準低端供應鏈(電池,剎車片,,方向盤,,鐵車皮)等。
打入更下沉的市場,,尋求新增長空間,。
3:垂直上浮:鮮有嘗試者與成功者,。升級突圍的阻力來自智力要素的投入是高風險高回報且需要時間,。而且企業(yè)往往會精于計算短期可見的收益,而非長期考量,。 只有充分耐心的資本與堅持不懈的企業(yè)家一起才可能向上突圍,。
4:重塑鏈條:Tesla選擇了電動車旗幟,淘汰了部分汽油車供應鏈的角色,重塑了汽車價值鏈,,從而避免了在汽油車的龐大成熟供應鏈上奪取價值,。以絕對的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開辟新的鏈條,從而獲得新鏈條上的鏈主地位,。
走出蘋果陷阱,,只能從智力突破,走“重塑鏈條”的道路,, 增強產品原創(chuàng)性與生產工具創(chuàng)新,。體力/勞動力密集的制造業(y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機器換人逐步推廣,,智力密集型生產逐漸成為主流,。在這個大趨勢下,如果中國的制造業(yè)企業(yè)還是忽視智力要素的長期投入,, 最后可能連出賣體力的機會也沒有了,, 就只能比拼自然資源的耐力了。(財富中文網)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作者閔萬里博士,,產業(yè)智能專家、北高峰資本創(chuàng)始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者,、財富Plus APP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