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據彭博社報道,,中國銀保監(jiān)會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密切審查對復星的風險敞口,同時調查復星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復星之后否認了這一報道的真實性。
與此同時,,網傳部分企業(yè)收到北京國資委通知,,要求梳理與復星集團合作情況并研判相關合作風險。一石激起千層浪,,復星系股票14日大幅下挫,,復星相關債券跌幅最高達到20%。復星集團很快回應稱這一調研是北京市國資委系統的一項日常信息搜集工作,,沒有任何針對性,。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復星系宣布減持及已完成減持的參控股公司已經至少達到13家,,在資本市場已累計套現逾百億元,,尤為引人注目的是9月份減持復星自家旗艦公司復星醫(yī)藥,系24年以來首次,,這不禁讓人擔憂其資金流情況,。
年少得志
郭廣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東陽,,盡管出身貧寒農家,但從小成績優(yōu)異,,立志干一番事業(yè),。1985年,他不負家人所望,,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考取復旦哲學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并結識了小他兩屆的未來復星合伙人梁信軍,。
1992年,,郭廣昌與梁信軍毅然決定放棄復旦教師的崗位,共同出資3.8萬元創(chuàng)立廣信科技咨詢公司,,并于次年成功賺得第一桶金30萬元,,很快,他們又賺到了首個100萬元,。那年,,郭廣昌才26歲。
但郭廣昌的野心遠不止如此,。他曾立下這樣一句誓言:“只有懦夫才后退,,我絕不后退?!痹谫嵉?00萬后,,他敏銳地感覺到咨詢行業(yè)獲利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于是一方面開始謀劃進入房地產,,一方面極力邀請復旦遺傳工程系畢業(yè)的范偉,、汪群斌加入團隊,為進軍醫(yī)藥行業(yè)打下技術基礎,。1994年,,復星醫(yī)藥前身成立,1995年,,郭廣昌將“廣信”正式更名為“復星”,,意為“復旦之星”。
也就是在1995年底,,復星憑借著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的暢銷,,一舉取得了一億的銷售額。僅僅三年時間,,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3.8萬到公司資產過億,,無論是28歲的郭廣昌還是他的復星,都已經讓人刮目相看,。
1998年,,復星旗下另一家重要的公司復地集團正式成立,,借著房地產行業(yè)市場化的春風,復地迅速崛起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郭廣昌的生意越做越大,。
擴張布局
郭廣昌曾表示,商業(yè)的本質是一種規(guī)模經濟,,如果沒有規(guī)模,,就沒有競爭力。有規(guī)模,,才能形成貨源和渠道優(yōu)勢,、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或許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復星走上了多元化經營之路:除了主業(yè)醫(yī)藥與房地產之外,,2002年復星進軍商業(yè)零售;2003年進軍鋼鐵和證券,;2004年進軍黃金產業(yè),;2007年又投資礦業(yè),截至2017年年底,,復星系已經是旗下擁有142家公司的龐大帝國,,其中擁有豫園股份、復星醫(yī)藥,、南鋼股份,、招金礦業(yè)、上海鋼聯,、海南礦業(yè)6家上市公司,。
此前,在大家都在懷疑復星財務狀況的時候,,郭廣昌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作財務分析報告,,一舉消除了公眾的質疑。也是從那時起,,郭廣昌加倍重視債務的控制,并時常告誡自己,,多元化發(fā)展的同時,,必須深耕自己的主業(yè),培養(yǎng)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這也保障了復星這艘巨輪20多年得以屹立不倒,。
2007年,復星國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由此開啟了復星全球化布局的時代,。2010年開始,,國家放寬了對外投資的限制,鼓勵企業(yè)“走出去”,。當年6月,,復星斥資2500萬歐元拿下法國地中海俱樂部7.1%的股權。此后,,復星的海外擴張駛上快車道,。僅在2013-2015年間,復星就完成了30余起海外并購,,總投資資金達100多億美元,。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復星在全球化布局的頭十年至少投資了近50項海外項目,,且多為溢價購買,,總投入超過300億美元,投資項目范圍相當廣泛,,從銀行,、保險到醫(yī)療檢測,再到影視,、地產,、娛樂業(yè),足跡遍布五大洲,,投資超過20個國家,。
風云突變
然而,這一切從2016年開始迎來了根本性的轉變,。
2016年12月,,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央行,、外匯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定調,高度關注海外房地產,、酒店等領域的非理性投資傾向,,防范風險。當時有一個重要背景特別值得注意:美聯儲確認2017年加息進程提速,,人民幣在破7的邊緣徘徊,,兩年時間里外匯儲備從2014年6月3.99萬億美元快速下降至2016年11月底3.05萬億美元,資金外流壓力較大,。
2017年8月,,《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guī)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出臺,其中明確提到限制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yè)、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等,。商務部數據顯示,,當年上半年,房地產,、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等海外投資同比下滑超過82%。
實際上,,早在2016年上半年,,復星就已經終止了兩項海外收購計劃,海外投資步伐明顯放緩,。不僅如此,,復星此后還加大了海外資產出售的力度,包括出售美國保險公司Ironshore的全部股權以及倫敦金融城的Lloyds Chambers 大樓等等,。
在2017年復星集團中期業(yè)績會上,,郭廣昌表示復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以前是投資引領,,現在投資是手段和方法,,追求的是全球科技領先和產業(yè)深度。復星集團高級副總裁,、CFO王燦表示,,集團于過去數年一直持續(xù)優(yōu)化資產負債表。
復星國際目前在海外仍有大量資產布局,。9月13日下午,,久未露面的郭廣昌突然發(fā)了一條微博,并在微博中介紹自己近期海外出差的行程,,稱“作為一家創(chuàng)新驅動的家庭消費產業(yè)集團,,復星現在有接近一半的產業(yè)和員工在海外”。
根據最近公布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復星集團收入實現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達到人民幣828.9億元,較2021年同期上升17.7%,,其中海外業(yè)務的收入占比達四成以上,。
風險幾何
9月20日,新華保險披露持股5%以上股東權益變動的公告,,9月15日,復星國際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新華保險2615.95股H股,,約占總股份的0.8386%,。
對保險的布局一直是郭廣昌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基礎,。此番除了減持新華保險,此前不久4家“復星系”股東中有3家還出清了永安財險的股權,。事實上,,復星入股永安財險多年,早年一度與陜西國資爭取對永安財險的控制權,,這次決絕退出可見收縮版圖之迫切,。
為何如此急迫?總的來看,,復星目前面臨以下幾個嚴峻的問題,。
第一,短期現金流緊張,。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復星國際的資產總額為8496.85億元,其中負債為6511.5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6.6%,。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流動資產3787.82億元,流動負債3753.95億元,,流動比率1.009,,速動比率0.787。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在1.5~2.0之間比較好,,速動比率最好在1以上,保證現金等具有即時變現能力的速動資產能即時覆蓋流動負債,。顯然,,在償還短期債務方面,復星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這迫使復星不斷處置資產來變現,。
第二,融資更加困難,。標普在9月16日把復星信貸評級從“BB”下調至“BB-”,。標普指出復星依賴于短期借款在當前環(huán)境下令公司陷入困境,且公司的融資渠道正在收窄,。標普提到復星過去幾年頻繁使用的融資渠道——在岸和離岸債券市場,,在過去幾個月實際上已經暫停,并可能在至少在未來兩個季度內繼續(xù)保持關閉狀態(tài),。
其實早在上個月,,穆迪也把復星信貸評級從 Ba3降低至B1,意味著投資者持有復星債券屬于“高風險投機”。穆迪高級副總裁蔡慧表示:“評級下調反映了復星的流動性較弱,,境內外充滿挑戰(zhàn)的融資環(huán)境造成其再融資壓力較大,,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和資本市場波動背景下該公司出售資產的計劃產生執(zhí)行風險?!?不過,,好在復星的銀行信貸渠道仍然維持暢通,復星的投資組合迄今絕大部分并未用于抵質押,。穆迪迪預計復星能夠獲得更多銀行信貸,,尤其是如果復星愿意抵質押部分上市投資對象資產。
第三,,盈利挑戰(zhàn)與資產縮水風險,。去年年中以來,復星國際股價進入下降通道,,市值蒸發(fā)過半,。盈利方面,復星在2020年之前穩(wěn)步提升,,2020年來大幅下挫,,去年歸母凈利潤僅為2019年的三分之二。
自家旗艦復星醫(yī)藥的狀況也不樂觀,。早在疫情爆發(fā)之初,,復星醫(yī)藥便斥資1.35億美元,獲得BioNTech疫苗大中華地區(qū)獨家代理權,。去年借著“疫苗與醫(yī)美”的春風,,復星醫(yī)藥股價一度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的91.69元/股,不過好景不長,,目前復必泰在內地仍未獲批,,進展停留在行政審批階段已近一年半,眼看無緣上千億的疫苗收益,,市場看漲情緒逐漸消退,,復星醫(yī)藥股價也從歷史高位回吐逾六成。從今年最新發(fā)布的半年報來看,,復星醫(yī)藥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同比大降37%,原因竟是炒股失敗,。
從大環(huán)境來看,,受疫情沖擊,今年各行業(yè)均較為低迷,,尤其是房地產行業(yè),。穆迪下調其評級的原因之一是擔心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更大的負面波動,這將影響到仍從事房地產業(yè)務的復星。另外,,復星涉足的零售,、旅游等領域也將成為重災區(qū)。
但就目前而言,,郭廣昌和他的復星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坐擁大量優(yōu)質資產的他,,只要謹慎應對,,收縮龐大帝國的部分版圖,就足以應對當下危機,。郭廣昌需要盡快平息這場輿論風暴,,最好的手段還是像當年一樣公開透明地向公眾展示復星真實的財務狀況,但不知道他還有沒有當年的勇氣,。(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