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一段題為“我從亞馬遜上買了套房,!”的短視頻在美國社交媒體上火爆出圈,。視頻播主買到的是一套預制的、簡單搭建就能成型的約6米長,、6米寬的輕便小房子,。他和幾位朋友用視頻記錄了他們從“開箱”時刻開始,將折疊的墻壁和天花板展開,、填充各種生活用品,、在里面起居玩樂的場景,,視頻在TikTok上獲得了3千萬次觀看。
盡管這段視頻搞笑意味濃厚,,但專家們表示,,它反映的卻是一個嚴肅的趨勢,那就是過去十年,,隨著美國房價飆升,,漸成買房群體的80后、90后美國年輕人對曾經代表“美國夢”的巨無霸豪宅越發(fā)失去興趣,。于是,,一種微型住宅運動悄然興起。
視頻中的這類簡易折疊房就順應了這種趨勢,。它們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搭在原有住房的后院成為額外的居住空間,為緩解住房供應不足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也向這類房屋的設計師和制造商們預示著巨大的商機。
在視頻中,,播主Nathan Graham 從亞馬遜網站上買到的是一棟快速組裝后寬19 英尺(約6米),、長20 英尺的房屋。盡管尺寸緊湊,,但屋內提供了足夠的起居,、睡眠空間,配有洗手間并預埋了管道,,但電力則需要買家額外安裝,。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前提是,,買家能找到一塊足夠大的空地來搭建這座房子,。
Graham為這棟房子支付了約3.8萬美元(約合27萬元人民幣),但類似型號房屋的起步售價僅為2萬美元,,與傳統(tǒng)住宅相比便宜得多,。這個月,亞馬遜上的這套房子進一步降價到不到1.6萬美元,。如果消費者直接從這套房子的制造商——一家叫Chery Industrial的公司購買,,那么一套尺寸再小一點、4.5米乘6米的預制房,,售價低到了1.2萬美元,。
而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美國住房平均價格為49.3萬美元,。在房價高企的加州,,房屋中位價高達77.5萬美元。包括加州在內的一些州政府正在放松管制,,允許人們在自己的房產上建造“附屬居住單元”(Accessory Dwelling Units,,簡稱ADU),比如將車庫或地下室改造成居住空間,,或在后院搭建小屋,,來應對住房危機。
隨著微型住宅運動在年輕美國人中興起,,圍繞這類小型居住空間展開的生活方式也漸成潮流,。《財富》曾經報道過一位24歲的TikTok網紅博主Mckean Matson的故事,。她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在父母家后院自建的一座居住面積35平米的小木屋中生活,不用交房租,,還可以每天免費享用母親做的晚餐,。大學畢業(yè)后的5年間,靠在視頻中展示她在這間微型房屋中的日常生活點滴,,她贏得了大量粉絲,,更攢下了足夠的積蓄。去年,,她在父母家附近買下了一套面積150平米,、價值25 萬美元的房子。她的故事在大量美國年輕人中引發(fā)共鳴,。對于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一套2萬美元的預制房顯然成了不錯的選擇。
有專家表示,,這種預制房不僅可以增加住房供應,,幫助年輕人更早擁有第一套住房,甚至為他們提供了創(chuàng)造收入的工具,。
也有中國企業(yè)投入了預制住房的研發(fā)和制造,。比如2021年,遠大集團用“搭積木”方式,,在不到29小時里,,用在工廠中預制的模塊化組件在長沙市建成一座11層的不銹鋼公寓樓。蘇州市一個住宅項目用3D打印技術,,3天打印一套別墅的事件也上過新聞熱搜,。不過,在中國,,研發(fā)預制房屋更多是為了降低建造過程中的能耗和環(huán)境污染,,由于城市土地政策的特殊性,,家庭購買可隨意搭建的預制房屋不大可能成為風潮。
即便如此,,近年來中國大城市中小戶型的走紅也說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開始不再僅僅追求房子面積,而是更加注重生活體驗,。如何讓他們在小空間中營建更有意趣的生活體驗,,給設計師、房地產開發(fā)者和經營者都提出了新的課題,。
城市居住與體驗,,將是2024年《財富》“頭腦風暴設計”大會聚焦的一個主題。于2018年首次舉辦的《財富》設計頭腦風暴大會現(xiàn)已成為一個聚焦設計,、商業(yè)和技術交叉領域的領先國際峰會,。今年的大會以“探索沉浸式體驗”為主題,將探討設計師,、企業(yè)高管,、建筑師和藝術家如何通過洞察用戶體驗,將AR和VR等新技術與經典的敘事方法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讓娛樂,、教育、酒店,、零售,、醫(yī)療,、交通等行業(yè)的客戶為之驚嘆的新景觀和新體驗,。
今年的大會將于12月5日在澳門美獅美高梅酒店舉辦。與往年一樣,,來自全球各地,、擁有不同行業(yè)背景的設計領袖將匯聚一堂,共同探索商業(yè)與設計之間快速變化的聯(lián)系,。欲知詳情或注冊參會,,請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