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開始向東南亞市場推出新能源高端車型,。在本國市場競爭激烈,,歐美市場地緣政治環(huán)境挑戰(zhàn)重重的情況下,這片對出海企業(yè)相對友好,,且消費力正在上升的市場,,顯得尤為可貴。
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開拓包括東南亞在內的海外市場,,在2020年后已不算新鮮事,,但推出高端品牌和車型需要另當別論。
傳統(tǒng)燃油車的高端品牌大多背靠歷史悠久,、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的品牌,,消費者甘愿花更高價格買單。而中國新能源車企普遍十分“年輕”,,即便在短期內實現海外市場份額上升,,但塑造品牌力則需要更長時間。在燃油車時代,,中國缺少受到全球認可的高端車品牌,,留下來的配套經營經驗少,這需要它們在新能源時代自行摸索,。
比亞迪的動作快而密集,,其全資豪華車品牌騰勢在2024年下半年進軍東南亞市場,先后進入柬埔寨,、新加坡,、泰國,并已與森那美正式簽署了旗下這一豪華車品牌在馬來西亞的進口與分銷協(xié)議,。今年年初,,騰勢在馬來西亞社交媒體宣布,Denza D9正式開放接受新車預訂,。1月底,,Denza D9正式在印度尼西亞上市。
比亞迪的高端品牌布局開拓速度背后有銷量業(yè)績的支撐,。2024年,,這家中國電動汽車巨頭在新加坡的銷量增長三倍有余,首次擊敗豐田汽車,,成為當地年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
今年新加坡車展上,比亞迪展示了純電超跑仰望U9,。根據官方數據,,這款國產純電跑車已于今年1月累計交付100臺。該車型目前未在新加坡開啟銷售,但這次展示表現了比亞迪計劃進入當地更高端的超跑市場的計劃,,這一領域目前仍由歐洲車型為主導,。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表示,“傳統(tǒng)豪華看車標,,新能源豪華看技術,。”在如今的汽車市場格局下,,新能源豪華品牌要給出不一樣的答案,,要找到獨門“秘訣”。他認為,,新能源已經成為豪華市場擴容的主力軍,,中國品牌在豪華市場的滲透率正在加速提升。
除比亞迪開始瞄準高端市場外,,還有多家中國企業(yè)將旗下定位較高的產品帶到東南亞,。
廣汽埃安在去年于泰國和印尼推出昊鉑HT,該車型瞄準高端市場,,由中國廣州制造并出口,。昊鉑HT在今年1月也進入了新加坡市場。小鵬汽車和極氪也在去年于東南亞市場推出小鵬G6,、小鵬X9和極氪X,。
東南亞汽車工業(yè)相對薄弱,燃油車時代沒有跑出有競爭力的本土品牌,,汽車市場多以外資為主導,。上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汽車制造商進入東南亞,,并在之后的數十年占主導位置,。但新能源的興起在東南亞市場撕開一道口子,,中國車企涌入,,并聲量漸增。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地區(qū)唯一的發(fā)達國家,,人均GDP水平位列亞洲第一,,在幾乎所有中國車企的東南亞出海計劃表中從未缺席。而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經濟發(fā)展迅速的國家也受到了更多關注。
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茲今年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5年后,,東南亞中產階級人口將較20年前數量翻倍,占比將達65%,中產階級人口數量將超過美國和歐盟,,消費力大漲,。這將為當地中高端新能源車產品帶來更多目標受眾。
對出海企業(yè)而言,,在消費潛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目的地國家對外來者的政策。相比貿易保護主義嚴重的歐美地區(qū),,東南亞國家政府對中國出海車企的態(tài)度則友好得多,。由于現階段東南亞新能源滲透率較低,為加速轉型,,多國政府對純電動車型給予了稅收減免和關稅優(yōu)惠,,與此同時,鼓勵出海企業(yè)在當地建廠,。
但對于想要在東南亞售賣高端車的中國企業(yè)而言,,挑戰(zhàn)也同樣明顯。
當地高端車受眾基本盤有限,,即便消費力提升迅速,,短時間內也難以與中國和歐美市場相較。鑒于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的新能源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仍處起步階段,,有購買需求的部分消費者會被包括BBA在內的傳統(tǒng)燃油車品牌分流,。
很多中國車企已將在海外市場建設更多充電設施和服務網絡,作為出海計劃的一部分,。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計劃在泰國市場建成大曼谷區(qū)15公里半徑充電網絡,2024年計劃建成15座充電站,,至2028年規(guī)劃建成100座快充站,。但這也直接造成了成本的上升。
在傳統(tǒng)燃油品牌并未退場的有限的高端車市場中,,新加入競爭的品牌不斷增多,,對中國車企而言,是一場壓力不亞于國內市場的挑戰(zhàn),。在造車領域獲得優(yōu)勢不久的中國企業(yè)們,,在王傳福口中的“技術”之外,,還需要準備更多,。(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