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天上掉錢了
????此前,科技巨頭惠普(HP)和戴爾(Dell)為了爭奪3PAR競相出價,,爭奪了好幾個來回,。其實,它們在不知不覺中使大眾了解了一個毫無吸引力的技術領域——云計算(cloud computing),。事實上,,如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普及,應用程序占據(jù)重要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云計算已經不可或缺。
????其實,,惠普此次花費24億美元收購數(shù)據(jù)存儲公司3PAR,,只是其近來掀起的并購狂潮的一部分?;萜战谶€收購了四家更小的,、與云領域相關的公司。
????上個月,,虛擬化軟件供應商VMware宣布,,將收購網絡分析服務提供商Integrien以及安全軟件開發(fā)商TriCipher,VMware并未透露收購價格,。與此同時,,思杰系統(tǒng)公司(Citrix Systems)將VMLogix收入囊中,以獲得其云管理技術,。而Red Bend Software Inc.則收購了VirtualLogix,,后者可以幫助基于英特爾(Intel)和ARM的移動設備在虛擬機上運行多種操作系統(tǒng)。(這兩起交易的條款也未公開,。)
????惠普和戴爾等公司將全面采用云服務,。因為許多業(yè)務可以通過云技術進行外包,例如,,通??衫没ヂ?lián)網,將數(shù)據(jù)存儲,、軟件、計費和支付等業(yè)務轉換為可量化的虛擬化IT服務進行外包,。云技術所帶來的便利非常顯著:商業(yè)企業(yè),、應用程序開發(fā)商、銀行,、新興創(chuàng)業(yè)公司甚至政府機構都能將基礎設施建設轉移到云服務上去,,從而提高生產率,并降低生產成本,。既然如此,,這些機構何必自討苦吃,掏錢自行建設基礎設施,?
????IT分析公司Neovise的首席分析師保羅?伯恩斯認為,,各公司近來紛紛并購云計算公司,是因為云計算以及基于云計算的服務開發(fā)周期相對較長,比如說亞馬遜(Amazon)的EC2虛擬化服務于2006年推出,,而Salesforce.com則成立于1999年,。
????伯恩斯表示:“云計算市場方興未艾,各公司認為,,假如他們現(xiàn)在開始行動,,可能有些領域的收購價格會稍低一點,而假如他們一味等待,,不僅收購價格會變高,,還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捷足先登,搶先收購,?!?/p>
云計算是否被高估?
????眼下,,各大企業(yè)為了3Par這樣的公司大動干戈,,這可能一是因為云計算被大肆炒作,二是因為兼并收購風潮正盛,。這些企業(yè)冒著風險早早涉足云計算,,是因為希望將來獲得技術和財務領域的雙重回報。他們的目標一如既往:占據(jù)制高點,,從下一場技術變革中獲利,,要知道,越來越多的公司正計劃通過云計算外包自身業(yè)務,。
????《財富》雜志采訪了一些分析師,,請他們談談惠普和戴爾這場收購大戰(zhàn)。但他們要么對此不置可否,,要么表示目前為時尚早,,還不好說惠普是否出價過高。不過,,他們倒是很樂意談談云計算領域曾經的一些交易,。下面就是該領域的一樁重大收購案。
????2003年末,,EMC公司以6.35億美元收購了虛擬化軟件供應商VMWare,,收購價格并不低,但事后看來,,EMC可以說是撿了個大便宜:2007年,,EMC拆分了VMWare的部分業(yè)務,以提升股東價值,、保留精銳人才,。目前,,該公司的市值約340億美元。EMC仍持有該公司80%的股份,,而大部分涉及虛擬化技術的云計算服務,,仍然是基于VMWare的軟件。如今,,那些收購云計算公司的大企業(yè),,肯定都是想復制EMC的成功。
????事實上,,3PAR并不是惠普在云領域并購的第一家公司,。2007年7月,惠普以16億美元收購了新興數(shù)據(jù)集成自動化供應商Opsware,。此收購價是Opsware 2006年年收入的16倍,,從這一角度來看,惠普確實高估了Opsware的價值,。最近,,《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提出質疑,稱惠普在云計算領域進行收購時,,根本沒有考慮目標公司的估值,。該報引用了ISI集團(ISI Group)的一項分析,稱在過去五年中,,在硬件及網絡領域進行收購時,,惠普給出的收購價一般為目標公司年收入的1.9倍。
????(不幸的是,,因為Opsware已經被并入惠普整體的軟件業(yè)務中,,所以我們無法獲悉Opsware的增長。不過盡管如此,,據(jù)伯恩斯表示,,在并購后的三年里,Opsware所并入的惠普軟件業(yè)務部總共僅獲得了13.66億美元的利潤,,明顯低于惠普為Opsware所付出的16億美元,。)
????所以說,進行云領域公司的并購和投資,,并不一定會大賺,,自身的執(zhí)行力和整合力才是關鍵,。在尚未被收購之前,,Opsware就以麻煩不斷而出名。并購對于股東們是很好的出路,,但是,,新東家并不能奇跡般的改變Opsware的狀況,,或者說新東家無法奇跡般的改變任何被購公司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