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樣的陰霾天色中接到讓我聊聊壓力管理的邀請幾乎像個隱喻,。
????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經(jīng)說過:“成功屬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薄肮芾怼边@兩個字多有誘惑啊,,一切皆可管理才好呢。因此市面上有太多的理念,、方法,、工具來管理時間、管理目標,、管理計劃,、管理壓力,,諸如什么用 “四象限原理”規(guī)劃時間、用“80/20法則”分配時間,、用“SMART”法確定目標 ,、用“PDCA工作循環(huán)”實施計劃等等不一而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方法,、新的標簽讓我們又一次趨之若鶩,。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公然跳出來唱反調(diào)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是我想說的恰恰是,,正如我們很難意識到其實問題是生活的常態(tài)之一,,我們也不太愿意承認壓力也是生活的常態(tài)之一,所謂的管理壓力不過是另一個妄念,。
????最近有件小事倒是可以跟大家分享,。
????入冬以來經(jīng)常感覺身體狀況欠佳。當然也知道應該做做運動,、調(diào)理飲食,、注意休息,但慣有的惰性還是推著我這樣往前走,。直到有個朋友介紹我去上呼吸課,。呼吸還用上課?呼吸課總該不累吧,?就這樣我坐在了幾個陌生人當中開始學習呼吸,。其中有一天有個這樣的單元。在例行做完呼吸練習,、瑜伽姿勢之后我們閉目休息,。這時耳邊傳來老師輕柔的聲音:“請繼續(xù)閉著眼睛。我會在你手上放上一個物體,,想象一下自己剛從一個遙遠的星球來到地球,,那個星球上沒有這種東西。接下來開始用你所有的感官來感覺它,?!苯酉聛砀杏X手上有個濕乎乎的小圓球。
????老師讓我們睜眼時,,看到掌中是顆再普通不過的葡萄,。老師令我們先是看,就好像從來沒有見過和它類似的東西一樣,。仔細端詳,,倒是確實看到了平時不會注意到的葡萄晶瑩表皮下如同毛細血管般的絲絲脈絡,綠色表皮下似乎要噴薄而出的縷縷紅韻透著張力。
????再是聞,,就好像從來沒有聞過和它類似的東西一樣,。原來真不覺得葡萄也是有氣味的,也是芳香的,。還有聽,,就好像你從來沒有聽過和它類似的東西一樣。擠壓它,,轉(zhuǎn)動它,,有些微細小的聲音從這顆葡萄中傳來。然后是摸,,就好像從來沒有觸碰過和它類似的東西一樣,。從未這樣感受過一顆葡萄的軟硬度,觀察它是否平滑,、是否有褶皺。最后才是品嘗,,就好像從來沒有吃過和它類似的東西一樣,。
????當我開始按照老師的指引這么去做時,起初確實覺得神經(jīng)兮兮到可笑,,但老師說:放輕松,,不要管,各種念頭隨它去,,只要把注意力放在這顆葡萄就好,。
????一切做完之后你會真的感受到這顆小小葡萄的來之不易,它所蘊含的生命力,。到了最后的品嘗環(huán)節(jié),,當老師要求我們就好像從來沒有吃過葡萄那樣去品嘗這顆葡萄時——對我這種習慣論斤吃葡萄的人來說這還真是挺困難的,但嘗試這樣去做就確實感受到了一點小小的奇跡,。一切都從慢下來開始,。慢慢的把這個物體放在嘴里,注意一下口里什么時候開始有口水,。用舌頭去感受它的肌理——原來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完全不一樣的質(zhì)感和肌理,。輕輕咬一下,注意它在嘴里是怎樣從一邊跑到另一邊的,,注意一下它散發(fā)的味道——葡萄汁水迸發(fā)的那一刻,,真的就像被電到一樣,葡萄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那一天的正念練習,。
????既然要跟壓力共處并存,正念是最好的應對,。
????何謂正念,?就是對當下所發(fā)生一切的全部覺察,,不進行任何判斷取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大多處于兩種模式下:預演未來或者重復過去。只有當你真正開始體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你才會察覺自己的思緒有多紛雜,,也才會知道自己有多久沒有關(guān)注當下正在發(fā)生的事。畢竟,,當下才是我們能夠充分生活的唯一時刻,。
????圣·奧古斯丁在1600年前說過這樣一段話:人類對高聳的山峰、洶涌的海浪,、寬廣的河流,、廣闊的海洋、巨大的星體感到無比震驚,。然而他們卻忽略了自身內(nèi)在的神奇,。對照這句話,當我看到新周刊這期的封面主題《外心人》時不禁莞爾,?!叭f箭穿心、習慣就好”說來固然瀟灑,,若無心靈航向,,徒有金剛不壞之軀也是惘然。
????正念給予我們的禮物之一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在應對任何壓力的情境時,,我們可以有多種選擇,。關(guān)掉自己的自動巡航系統(tǒng),知道在壓力到來時除了疲累,、沮喪,、憤怒,我們還可以有另外一個選擇:覺知正念,,關(guān)注當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