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更深入的本地化戰(zhàn)略”
——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程美瑋
????問:培養(yǎng)員工需要付出成本,,比如中國業(yè)務人才可能會一時空缺,您做好準備了嗎,? ????答:的確,,培養(yǎng)員工不是短期行為,但總要付諸行動,。一旦開始,,就必須全力加速。要想成為跨國公司的全球領導人,,必須在全球層面積累豐富的人脈,。中國的員工到其他國家工作,可以同那里的同事建立聯系,,贏得信任,。這樣,當他們回到中國推動業(yè)務時,,更容易從全球其他市場或者總部獲得支持,。 ????當然,如果將員工送到德國培養(yǎng),,中國業(yè)務可能需要找到替代者,。這是一項層層推進的工作,,需要公司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和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事實上,這對于接替者而言,,也是難得的培訓機會,,讓他們有機會發(fā)揮潛力。我認為,,并非只有資歷深厚,、經驗豐富的人才有機會,年輕人只要有能力,,也一定有機會,。 ????問:通用電氣是培訓領導人的搖籃,您在那里有哪些收獲,? ????答:首先,,不拘一格用人才,并非擁有多年經驗才可能承擔責任,,所有的員工都有機會發(fā)揮才能,。其次,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給員工發(fā)揮能力的“工具”,。西門子為員工提供許多培訓機會,,讓他們明白不同職位的人所應承擔的責任和領導團隊的方法。經過培訓的員工,,視野會更開闊,,會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并解決問題。 ????問:對中國的經理人,,您有哪些建議,? ????答:過去37年的職業(yè)生涯中,讓我積累了許多教科書中沒有的經驗:如何鼓勵員工,,如何做領導,,如何帶領團隊、說服伙伴,。通過西門子的各類培訓課程,,希望將我的經驗與經理人分享。此外,,我建議經理人利用各種機會學習知識,,從別人身上汲取營養(yǎng),在工作中學以致用,。 ????問:讓中國成為全球性的研發(fā)中心,,您的規(guī)劃是什么? ????答:目前,,西門子在華應用的很多技術產品來自德國或者其他市場,,但是,中國市場的需求正越來越多樣化,。同時,,中國的工程師更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需要加強中國的本地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比如進行功能性的應用開發(fā),。也許產品不需要像歐洲或者美國市場的產品那么復雜,但功能和價格更適應中國市場,,滿足大量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可將這些產品出口,,滿足其他市場的需要,。換言之,利用中國的競爭力發(fā)展西門子中國的業(yè)務,,對西門子全球增長作出貢獻,。 ????問:如何消除總部對于知識產權的擔心,? ????答:知識產權是企業(yè)的生命,保護知識產權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有破壞知識產權的行為,,我們當然會采取法律手段。事實上,,在中國,,無論是政府、企業(yè)還是公眾,,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都在提高,。對西門子而言,我們可以將更多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在中國進行技術開發(fā),、產品規(guī)劃,這既保護了西門子的知識產權,,又幫助中國引進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 ????問:如何在總部的期望值與中國業(yè)務的發(fā)展中取得平衡,?您的溝通技巧是什么,? ????答:總部對中國市場有很高的期望。如果中國業(yè)務很難達到期望值,,我們中國的管理層需要同總部闡釋清楚中國業(yè)務面臨的挑戰(zhàn),、贏得時間并獲得支持。領導人不僅需要具備同總部溝通的能力,,也需要與員工,、合作伙伴進行溝通,讓對方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的支持,。另外,,溝通時不要一味地固執(zhí)己見,。每個人的經驗和背景不同,,經常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或者立場來看待問題,互惠互利的做法有助于解決問題,。 ????一個地區(qū)業(yè)績當然會有起有落,,但關鍵是西門子對發(fā)展中國市場的信心不變。我們更愿意著眼于未來,,提供中國社會發(fā)展所需的技術和產品,,而不是在中國謀求短期的業(yè)績。此外,,不管是跨國公司或者是本地企業(yè),,公平競爭都是重要的原則,。公司要更靈活,機會之門時大時小,,需要公司對機會的反應更迅速,。 ????問:如何實現西門子從成功向卓越的跨越?不可否認,,官僚作風和行動緩慢是大企業(yè)的通?。?/strong> ????答:去年,,西門子在中國市場實現銷售收入52億歐元,。我們將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信心在于西門子擁有的工業(yè),、能源,、醫(yī)療相關領域的產品和技術能夠應對未來城市化、全球化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此外,,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政府也在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西門子具備競爭力,,能贏得機會。 ????西門子的高層已經認識到公司存在的“大企業(yè)病”,,并且努力擯棄一些“官僚”的做法,,保持更多的靈活性和彈性。如果一個公司已經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改變目前的局面,。西門子需要更多了解中國市場的需求,找到適合中國業(yè)務發(fā)展的人才并向其提供培訓,,而我將努力搭建起聯系總部與中國市場的紐帶,。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