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論知言
胡 泳 2012-06-14 08:00《孟子·公孫丑上》有這樣一段對話:“公孫丑問曰:‘何謂知言?’孟子曰:‘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诐:偏頗,,意近英語中的bias,。蔽:欺瞞,隱藏,。淫辭:浮夸不實的言詞,。陷:失陷,陷溺。邪辭:不合正道的言論,。離:違背,,背離。遁辭:躲閃掩飾支吾搪塞的話,。)公孫丑向孟子...
-
知言養(yǎng)氣
胡泳 2012-07-13 08:00自從孟子提出“浩然之氣”一說,,它就變成了君子與小人的某種分野。例如,,明朝薛薇說:“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薛為明代理學家,,推崇程朱理學,,所以毫不奇怪,在程朱論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對孟子的“浩然之氣”一說的極高評價,。朱熹在《孟子集注》的《孟子序說》中引程子話曰:“孟子性善、養(yǎng)氣之論...
-
不動心,,養(yǎng)浩然之氣
胡 泳 2012-06-04 08:00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浩然氣之說,,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笔裁词?..
-
求其放心—天與人之二
胡泳 2016-10-18 03:00《財富》(中文版)——上篇專欄講到孟子的著名說法:“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泵献邮且晃坏赖轮髁x者,,在這里可以看出,他力圖建立一個“心-性-天”貫通為一的縱向架構來提升修身功夫,。心,,這里指天賦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知性,,指認識天所賦予人的本性,,即仁義禮智“四端”。孟子認為,,人們...
-
有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胡泳 2012-01-11 08:00在古代,,孔子被稱為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鬃雍兔献拥乃枷牒戏Q為孔孟之道。但孔孟之間還是有差異的,。跟許多人想當然不同,,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最重要概念克——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來的,??鬃酉舱劇叭省保]有提出“仁政”的概念,,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詞,。孔子提出“仁”,,首要講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精神指導,,...
-
定于一
胡泳 2012-02-13 08:00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肽芤恢俊瘜υ唬骸皇葰⑷苏吣芤恢??!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襃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
-
人爵未知天爵美
胡 泳 2012-05-12 08:00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說:“有天賜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能實行仁義忠信,,樂于行善而孜孜不倦,,這是天賜的爵位,;公...
-
吾何為不豫哉
胡 泳 2023-01-10 05:00《孟子·公孫丑下》有段名言說: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痹唬骸氨艘粫r,,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shù)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
以德抗位
胡泳 2013-04-09 07:09梁宗華在《從孟子看思孟學派的“以德抗位”精神》中寫道:孟子崇尚自尊其道、藐視王公大人的“大丈夫”理想人格,,他認為大丈夫應該為君王之師友,,以德抗位,不畏權勢,?!罢f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
-
仁者愛人
胡 泳 2011-11-16 08:00大多數(shù)研究孔學的學者的共識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關于什么是“仁”,,《論語顏淵第二十二》中有一段著名的總結:“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叭省钡幕緝群谌祟惿庾R上是“愛人”,,愛所有的人,這是大愛,、博愛,。孔子答子貢問仁的時候,,對此還有進一步的闡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