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論性
《財富》(中文版)——《史記·老子傳》載:“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边@五千余言《老子》中沒有寫到一個“性”字,,亦無當(dāng)人性用之其它詞語存在,但不等于老子未論過性,?;蛟诶献訒r代,人性問題尚未被意識到,;中國哲學(xué)中對本性論之重視當(dāng)在戰(zhàn)國中晚期之孟莊時代,。牟宗三言:“詩書及左傳明言性之諸文,...
-
老子論水
《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用“水”來形容“道”,。本來道是恍惚無形的,,而水盡管柔軟流動,,但畢竟是有形的,“道無水有,,故幾于道”(王弼《老子注》),。陳榮捷指出:“水、牝與嬰兒,,是老子用以象征道之最...
-
老子論氣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边@構(gòu)成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論,而氣則是其載體和象征,。一是道的別名,,指混沌未分的原始狀態(tài),可以理解為元氣,。一生二,,指一派生出陰陽二氣。二生三,,二氣和合氤氳,,進(jìn)一步產(chǎn)生出天地萬物和人類。此處的一,、二,、三都可以理解為氣,《老...
-
老子論智
余英時先生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tǒng)》一文中,,將《老子》歸入反智論的陣營:“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事實上他的重點卻在‘無不為’,不過托之于‘無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論影響及于政治,,必須以老子為始作俑者?!庇嘞壬e了好幾個例子說明,,老子的反智言論中有很多是直接針對著政治而發(fā)的。比如:“是以圣人之...
-
道法自然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有一段有名的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卑醋置嬉馑?,“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然”。三國王弼注云:“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
-
智慧出,,有大偽
《財富》(中文版)-- 老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被王蒙稱之為“老子的詛咒”:“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保ǖ谑苏拢┻@段話一般解釋為:大道被廢棄了,才有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xiàn)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
-
逝遠(yuǎn)而反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老子形容,,有個物體在混混沌沌中生成,,于天地未成形之前便已存在。它寂寥空虛,,獨立永恒而不改變,,循環(huán)往復(fù)而無危殆,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源頭,。不知道它的名字...
-
天道與治道
作者:胡泳黃帝之學(xué)早期有可能是借助于《老子》的政治思想衍生出來的,。就拿“道”來說,《黃帝四經(jīng)》論“道”,,有明顯的從天道到治道的味道,。在老子的思維中,“道”至少具有兩層意義:其一與一種內(nèi)在于萬物而又超越萬物的特性相關(guān)聯(lián),,同時也作為萬物生成的源頭,;其二則是陳述“道”的規(guī)律性指導(dǎo)。換言之,,“道”在老子的體...
-
天道與治道
作者:胡泳黃帝之學(xué)早期有可能是借助于《老子》的政治思想衍生出來的,。就拿“道”來說,《黃帝四經(jīng)》論“道”,,有明顯的從天道到治道的味道,。在老子的思維中,“道”至少具有兩層意義:其一與一種內(nèi)在于萬物而又超越萬物的特性相關(guān)聯(lián),,同時也作為萬物生成的源頭,;其二則是陳述“道”的規(guī)律性指導(dǎo)。換言之,,“道”在老子的體...
-
動靜相養(yǎng)不折騰
宋明理學(xué)中,,從政治到人生都離不開老子主靜的學(xué)說,。老子緣何主靜?這是因為老子生活在大動亂時代,,渴望和平:“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第四十五章言“清靜為天下正”,,第二十六章言“靜為躁君”,,講的皆是戒躁取靜。陳鼓應(yīng)先生認(rèn)為,,老子主靜無為之論,,系承續(xù)《易·無妄》卦無妄動之義而來?!?..
時間:
作者:
關(guān)鍵詞: